学院新闻
传承历史文化 探寻星城之美——实验学院开展感悟湖湘文化“大思政课”教学
日期:2024-12-06  发布人:zhishu  浏览量:63

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将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纳入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认同自己的文化根源,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是近年来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关注点。1129日,学院组织50余名师生前往长沙简牍博物馆、天心阁开展24秋全院“大思政课”教学活动。教学副院长邹英带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

图片.png

“大思政课”作为思政教育的新形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价值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思考。为上好本次大思政课,活动开展前,教研室老师对教学的主题、内容、教学方式进行反复研讨,周密部署。

师生首先来到长沙市简牍博物馆,实地参观学习。踏入馆内“文明之路”,了解中国最早的文字载体--简牍。在纸被推广之前,简牍对文化传播至关重要,而湖南是中国出土简牍最多,朝代序列最完整的省份,简牍文化是湖湘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聘思政教师、志愿者陈裕香老师的娓娓讲解中,师生浸润在“简阅千年古史,牍写华夏文明”中,感慨着湖湘文化的源远流长。

图片.png

随后分小组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场馆组织小组讨论,各小组结合课前布置的主题在对应的场景前展开研讨。

图片.png

第二站,师生游览参观天心阁。天心阁是长沙的标志性建筑,是湖湘文脉的脊梁。在讲解老师的讲述中,学生仿佛置身炮火中天心阁,为曾经英勇献身革命的事迹所动容。它印证着湖南人忠诚担当、求是图强、胸怀天下、务实创新的追求和探索;在对一幅幅的楹联的解读里,师生铭记了这座城的血性与荣光;通过对近代湖南历史、重要湖湘名人的介绍,跟学生重申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个重大问题。在自主学习活动环节,师生体验了阁内运用数字技术修复还原的抗战场景、互动游戏,沉浸式体验“文化+科技”之美。

图片.png

活动结束后,学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更加深刻的了解了长沙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湖湘文明;更加深刻的了解长沙为何被誉为英雄之城,表示今后将在工作生活中继承、弘扬长沙人优秀的精神品质,希望学院多组织此类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邹英作总结发言,她表示,学院下一步会积极争取与更多文化机构进行合作,以打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基地,共同完成本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推动本土文化资源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学院也将会极力在“大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方式、效果上打造精品,竭力提升广大学生的“获得感”。(图/汪莎  文/程笑笑)

一审:杨应云

二审:陈鹏程

三审:李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