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至31日,我院副院长周国栋参加湖南开放大学办学体系2023年开放教育数字化和高质量发展暑期研修班,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推动开放教育数字化转型》,现全文分享如下:
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推动开放教育数字化转型
——“湖南开放大学办学体系2023开放教育数字化和高质量发展暑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7月25日到31日,有幸参加了湖南开大系统在北京举办的暑期研修班,聆听了专家学者对于开放教育数字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精彩讲座,梳理了开放教育在信息化道路上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发展经验,客观分析了开放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学者们也提出了的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目标,描述了智能化发展的美好前景。通过这次研修,让我提高了对开放教育数字化和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增强了对开放教育未来的信心。同时,根据学习内容,我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大环境进行了学习和思考,现将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一、完善数字化教育治理体系建设
深入推进数字化,首先需要重视教育治理体系的数字化建设,从政策上形成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协同作战的教育数字化战略体系。参考世界开放大学的方法,从中国自身特点出发,可以考虑从如下四个方面完善教育治理体系的数字化建设:一是搭建覆盖全国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实现共享教育资源、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评价等目标;二是建设全国性教育数据中心,实现对全国范围内教育数据的收集、分享、利用和共享,为教育相关的研究、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三是推广教育数字化应用,如人工智能学习分析系统、智能批改系统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同时为教师提供准确的学生学习情况;推广教学数字化管理,实现教育管理的智能化。其中,包括教学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设施管理等各个方面,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降低管理成本。
二、加快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教育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数字化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与高质量可持续运转。我国数字化的首要问题是数字鸿沟的问题。抹平鸿沟、减少不平等是现阶段重要的任务。首先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即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建设更好的基础设施,其中包括通信网络、电子设备、计算机等,使更多的人可以接触、使用数字技术;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重视对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相关设施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推动 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加速教育资源的数字化改造,统筹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大数据,促进教育数据的贯通共享,建设数字化校园。
三、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
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作为高校数字化应用的主力军,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决定着数字化转型的成败。需提升教师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工具和设备的能力、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能力、教师数字化教学研究的能力,以及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培养措施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水平等。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加强数字时代的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师职业发展赋能:一是建设教师培训体系——建立系统化的教师培训体系,对教师进行信息化和数字技术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打造由不同地区、学校组成的教师团队、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师职业发展、优化教师评价机制等措施,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三是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对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进行全面规划和管理,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的指导,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四、深化线上和线下合作、学校和企业合作
未来十年真正的挑战会变成线上线下教育的融合。线上和线下教学在不同场景下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限制,而线上和线下教学合作的方式,能够让两者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线上课程可以提供更丰富、更具体的课程内容,线下课程则能够提供更好的交互和实践环境,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学习,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学习体验。同样,数字化教育的发展,使得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愈发紧密。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发在线课程,这种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依托,构筑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合作模式无疑可以促进学生和企业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企业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的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用技能,也为企业培养了更符合需求的人才。
五、深化数字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教育数字化转型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对话交流、深化务实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全球合作机制。通过加强教育数字化政策对话和实践交流,推动基础设施联通和数字资源共享,来应对推动数字化进行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和挑战,从而缩小数字鸿沟,使优质数字资源惠及所有群体,构建更开放的全球开放教育新格局。开放大学应协同开展数字技术教育应用循证研究、合作开发教育基础设施和优质学习资源、协作探索数字教育治理新模式和数字时代人才培养新方式、共同推动开放大学数字化转型和迭代升级,构建开放共享的数字教育生态。(文/图 周国栋)
一审:杨应云
二审:周国栋
三审:万金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