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3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 余蓉)遴选3—5个左右市县、10个左右职业院校开展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试点;着力打造10个左右市域产教联合体、40个左右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质改造100所爱晚老年学校,着力打造“15分钟学习圈”……今日,2024年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出席并讲话,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崔书芳解读了2024年职教重点工作的安排。
遴选职校开展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试点
记者了解到,今年将继续开展德育能力建设行动,遴选40个左右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组织中职班主任业务能力比赛和思政教学能力比赛,深入推进“万名教师进万家”大家访活动。实施心理健康提升行动,研制心理健康三年提升计划。
同时,遴选3—5个左右市县、10个左右职业院校开展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试点,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并且制定并实施关键办学能力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加强“双高校”“双优校”建设,搭建产教融合战略合作平台,加快推进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产教融合项目建设,着力打造10个左右市域产教联合体、40个左右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遴选认定20个左右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开展80个楚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验收,培育建设一批省级产业学院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充分发挥26个省级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研究制定湖南省产教融合领军人才、产业教授选聘管理办法,遴选认定首批产教融合领军人才、产业教授。
此外,湖南还将协同推进职业本科教育。按照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的原则,配合相关处室推进有条件的高职院校整合资源创建职业本科大学。指导职业本科大学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设置等工作。进一步持续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加强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和推广,做好省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资源汇集和互联互通。
推进优质中职与高职“3+2”贯通培养
针对中职教育,湖南也进行了进一步的安排。湖南将研究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规划,指导各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生源变化情况,调整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撤并一批薄弱中职学校,办好一批优质中职学校。
2024年,湖南将进一步拓展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一体化设计,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有效衔接。完善项目学校遴选和质量监测机制,稳步推进优质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3+2”贯通培养。健全试点工作管理办法与联合培养机制,稳步扩大“楚怡工匠计划”试点专业范围和培养规模。持续实施“湖湘工匠燎原计划”,完善拔尖技能人才选拔培养方式。
全力推进楚怡公办中职学校改扩建项目建设,组织做好14所学校项目建设验收工作,积极争取各级各类资金支持,持续推动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
提升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
为了推动广大教师深耕教学科研实践,湖南将支持校企协同开展技术攻关与服务,立项建设5个左右省高水平应用技术平台、40个左右省协同创新中心,立项100个左右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科教联合基金项目,鼓励引导职业学校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担横向技术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
同时,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品牌,持续推进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的职业学校建设,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育标准、课程、资源和教学装备,积极推动对非职业教育合作,探索承办具有国际化影响的职业教育展会和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打造“湖湘文化+技能”国际交流品牌。
湖南还将继续支持国、省“双高校”结对帮扶脱贫地区公办中职学校。指导14个市州依托优质公办高职院校建设市级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提高涉农人才培养能力。全力做好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提质改造100所爱晚老年学校,统筹各级各类教育资源,补齐老年教育服务能力不足的短板,加快布局一批爱晚老年学校,推动爱晚老年学校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等提质升级,着力打造“15分钟学习圈”,并通过搭建阶梯式培养体系,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形成一支“懂老年心理、会专业教学、有数字化素养、能活动策划”的指导教师队伍,真正意义上把优质老年学校办到老百姓家门口,为全省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老年教育服务。
一审:曹政
二审:刘姣三审:朱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