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文化+数字+产业+治理!我校师生赴湘西“三下乡”,以实践书写乡村振兴青春答卷
日期:2025-08-06 17:09:19  发布人:hnddxtw  浏览量:908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背景下,我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青年工作等重要论述精神,于2025年7月上旬,以“青春聚力激发‘湘村’活力”为主题,组织90余名师生志愿者分成四支特色鲜明的实践团队奔赴湘西泸溪县达岚镇五德村,围绕“文化赋能、数字普惠、产业活化、治理提升”四大维度,聚焦“村容焕新、数字助老、电商赋能、政策解读”四大模块,扎实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各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紧密对接乡村实际需求,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充分展现了我校青年师生服务基层、奉献国家的责任担当与青春风采。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校社会实践活动成果被新湖南、学习强国、星辰在线等多家省级媒体专题报道13篇,阅读量累计超过100万,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图为 我校社会实践活动成果被多家省级媒体专题报道阅读量部分截图

校团委、信息工程学院联合组建的“匠影工坊·社会服务践行团”紧密围绕“基层服务实践与村容焕新”模块,出色完成了政策解读、社会调查与文化艺术服务等任务。团队成员深入农户家中,完成64份有效问卷和40余户深度访谈,系统梳理了五德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组织开展防溺水、防欺凌、防火防汛等五场安全教育讲座,宣讲+案例演示相结合,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走访慰问67户留守儿童、独居老人和退伍老兵家庭,送去关爱与温暖;同时,为墙绘团队提供了坚实的后勤支持,并利用摄影摄像技术记录村庄风貌,为文化传播积累了宝贵素材。该团队践行“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将调查研究、关爱服务与宣传教育深度融合,彰显了人文关怀与务实精神,为构建长效帮扶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image.png

图为 实践团成员走访慰问退伍老兵

智能制造学院“科技兴农·智慧赋能”实践团精准对标“数字助老与产业活化”要求,以“数字赋能+智慧农业”为主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信息技术服务。团队聚焦老年群体“数字鸿沟”问题,开展智能手机适老化教学与国家反诈APP推广,累计培训村民近40人次,显著提升了老人的数字素养与防骗能力;针对村委网络设备老旧、线路杂乱影响办公效率的痛点,师生现场排查故障、优化布局,显著提升了网络稳定性;围绕当地“佬米匠”粮油品牌升级与智能农机应用需求,开展政策解读、无人机作业演示与新媒体宣传培训,为农业现代化注入了科技动能。实践期间,团队撰写的10篇实践心得被新湖南、中华网等媒体广泛报道,多篇阅读量超10万,有效扩大了活动影响力。该团队将产教融合落到实处,以技术专长服务乡村发展,探索了高校赋能乡村振兴的可复制路径。

图为 实践团成员为村里老人解决手机上的问题

由信息工程学院组织的“定格”乡村振兴促进团聚焦“村容焕新”模块,以艺术与传媒之力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墙绘组师生深入调研五德村风土人情与产业特色,精心设计并绘制了“佬米匠大米产业”、“多彩土苗风情”、“童真未来梦想”三面大型主题文化墙,使原本斑驳的墙体焕发新生,成为传播乡村文化、展示产业特色的靓丽窗口,美化了村容村貌,提升了村庄的文化品位。宣传组师生扛起相机、无人机等设备,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全方位记录实践过程、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与农产品特色,制作了一批鲜活生动的图片、视频及融媒体作品,并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有效提升了五德村的对外知名度和吸引力。团队用画笔和镜头讲好了乡村振兴故事,激发了村民的文化自信与发展内生动力。

图为 墙绘组用画笔点亮乡村

经济管理学院“村播助农先锋队”紧扣“电商赋能”模块,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产业升级提供了智力和技术支持。团队针对达岚镇粮油产业“有产品无销路、有品质无品牌”的痛点,精心设计了“直播掘金”、“溢价秘籍”、“短视频引流”三大主题培训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手把手教授村民电商运营、直播带货、品牌塑造与短视频营销的技能,帮助他们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学员们从最初面对镜头的无措到逐渐熟练掌握电商操作,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向“新农人”的初步转变。此外,团队还组织参观了岩门古堡,开展国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深入田间地头体验农事劳作,感悟粮食来之不易,厚植了爱农情怀。该团队将课堂搬到乡村,实现了专业知识与乡村需求的精准对接,为当地产业数字化升级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图为 实践团成员田间劳作场景

四支团队虽侧重点不同,但均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团委的精心组织下,严格按照活动方案的总体设计,协同发力、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我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立体化实践图景。实践活动不仅为五德村带来了切实的环境美化、技术支持、技能培训与人文关怀,有效激发了乡村内生发展活力,更让我校青年师生在深入基层、服务人民的生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深刻体悟了国情民情,锤炼了意志品质,提升了综合素质,进一步坚定了爱党报国、强农兴农的理想信念。本次“三下乡”活动组织有序、保障有力、成果丰硕,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实践育人模式的成功探索。未来,学校将继续完善长效机制,推动校地合作走深走实,引领更多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挺膺担当、建功立业,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持续贡献青春力量。

文/吴铁坚、李佳怡 图/各实践团队

一审:吴铁坚

二审:谭颖

三审:刘腾

联系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南路一段371号 湖南开放大学 终身教育大楼20楼 邮编: 410004
Copyright©2019 湖南开放大学 版权所有 www.hno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