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群各专业的交流融合,探索创作实践新路径。近日,我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开展深度教学联动,以《非线性编辑技术》与《设计素描》课程为纽带,依托“绘青春——文化筑基青春添彩”校园墙绘实践项目,创新构建“艺术创作+影像记录+数字加工”的综合实训体系。此次课程改革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真实项目驱动实现专业能力融通,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师团队带领2024级数媒学生组建10支摄制小组,运用专业级稳定器及延时摄影设备,对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墙绘创作进行全流程影像记录。本次课程创造性地采用"双线并行"教学模式,在创作现场,授课老师沈思桐和数媒教研室刘颖老师、肖湘女老师指导学生运用"跟拍动线规划+定点延时拍摄"组合方案,通过动态推拉摇移与静态延时记录相结合的方式,完整捕捉墙绘从线稿勾勒到色彩填充的艺术转化过程;在后期机房,学生利用Adobe Premiere软件,将200余条原始素材进行剪辑、处理,最终产出纪实短片、创作花絮、技术解析三类共10部数字作品。
“这种‘现场即课堂,素材即教材’的教学方式极具启发性。”授课教师沈思桐老师介绍,课程通过设置“动态美学捕捉”“多机位叙事逻辑”“纪实影像二次创作”等实训模块,使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掌握稳定器运镜参数调节、延时摄影曝光计算、多轨音频同步等核心技术。参与项目的学生表示:“这种沉浸式
项目教学让我们真正理解了'技术为艺术赋能'的含义。”
通过跨专业协作,不仅掌握了动态影像叙事技巧,更培养了从多维度视角解构艺术创作的能力。未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将持续推进"技术+艺术"跨学科创意课程联动,通过项目检验学生实践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素养。(图:李果彤、唐镇文/文:沈思桐、刘颖、唐怡湘)
一审:刘颖
二审:刘艳
三审:任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