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开放大学成人教育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音乐表演(550201)
办学层次:专科
学习形式:业余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中、中职毕业或同等学力,并通过全国统一成人高考入学考试
三、修业年限
最低修业年限2.5年,最高修业年限不超过5年
四、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1.职业面向:面向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群众文化活动指导和艺术教育培训等岗位(群)。
2.培养目标定位: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具有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精神和信息素养,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掌握音乐理论、歌唱技巧、乐器演奏、音乐教学法等知识,具备较强的舞台表演、音乐作品分析与鉴赏、音乐数字技术运用等能力,面向文化艺术和教育行业的歌唱演员、民族乐器演奏员、外国乐器演奏员、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群众表演艺术类文化活动指导、文化艺术、音乐教育培训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音乐表演专业培养规格一览表
类型 |
基本项 |
基本要求 |
素质 |
思想素质 |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
||
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
||
职业素质 |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
|
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 |
||
勇于奋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服务意识,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
||
具有洞察国内外特别是省内本产业或行业的布局、规模和发展动态的行业视野意识 |
||
劳动素质 |
崇德向善、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
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
||
身心素质 |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乐观、自信、心态平和、宽容礼让、不怕挫折、能够自我认知和提升 |
|
人文素质 |
审美品味高尚、懂得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和表现美,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
|
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
||
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
||
知识 |
公共基础知识 |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 |
掌握较好的信息化知识、英语知识、公文写作知识 |
||
掌握一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企业文化知识 |
||
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 |
||
熟悉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法规等基本知识 |
||
专业知识 |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
|
熟悉党和国家对于文艺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与本专业相关的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
||
了解音乐表演领域的新理论、新动态 |
||
掌握音乐表演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
||
掌握音乐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多声部音乐等基础理论知识 |
||
掌握声乐演唱和合唱的基础理论知识 |
||
掌握器乐演奏和合奏的基础理论知识 |
||
掌握音乐作品分析与歌曲写作等音乐理论知识 |
||
熟悉中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风格流派及代表作品 |
||
熟悉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知识和方法 |
||
了解音乐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知识 |
||
了解艺术学以及其他艺术门类基础知识 |
||
能力 |
通用能力 |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
||
具有较好地运用计算机处理文字、表格、图像等的基础能力以及艺术专业学习与实践中必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
||
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
||
具有创新发展思维和创业意识,有研究、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
||
专业技术技能 |
具有熟练的演唱、演奏技能和舞蹈表演能力 |
|
具有良好的听辨能力、音乐分析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
||
具有一定的伴奏和合奏、合唱、重奏、重唱等协作能力 |
||
具有独立研习、分析音乐作品、并在表演中进行二度创作及文化传承的基本能力 |
||
具有专业相应方向所规定的表演能力 |
||
具有音乐舞蹈艺术应用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
||
具有适应音乐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技能,掌握文化艺术领域数字化技能 |
||
具有一定的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辅导能力 |
||
具有一定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策划、指导能力 |
五、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模块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职业能力拓展课和实践教学环节。
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本专业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类课、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实用英语、创业基础与创新实践、信息技术、大学语文、数学文化等。
2.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是培养本专业学生具有必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视唱练耳、乐理、基础和声、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国民族音乐、音乐欣赏、艺术概论;专业核心拓展课程:声乐、器乐、舞蹈、钢琴与即兴伴奏、合唱与指挥、舞台表演、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歌曲写作、电脑音乐制作、形体训练、台词、形象设计、地方戏曲等。
3.职业能力拓展课。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本专业开设艺术类大学美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等职业素质、双创教育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普通话正音训练及职业技能等级考证等专业拓展能力课程。
4.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四个部分。根据音乐表演专业特色和生源特点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观摩采风、独唱重唱合唱训练、独奏重奏合奏训练、举办音乐会、参加赛事展演等实训;在艺术团体、音乐培训机构、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进行跟岗实习或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毕业演出由学校组织可在文艺院团或面向社会开展完成。
(二)总学时/学分
本专业总学时为1656,18学时为1学分,共计92学分。
六、教学形式
本专业教学全面落实国家学历继续教育教学要求,加强全过程管理,确保严格落实课程教学、实验实训、考勤、作业、考核、毕业论文(设计)、毕业答辩及审核等环节要求。鼓励通过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式教学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注重学习体验。
按照成人认知规律、职业发展需要、学科专业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结合实际开展线上教学与面授教学、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等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职业能力拓展等课程(或课程中的某些模块)以线上教学(含直播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等课程(或实践类课程)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与线下教学形式比例约为4:1。线下教学原则上不少于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总学时的20%。
主要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教学内容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教学形式 |
主要教学内容 |
1 |
声乐 |
4 |
76 |
结合实际开展线上教学与面授教学、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等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基本理论知识和课内实践教学两大块,结合基础理论知识课程的学习,以教师讲授声乐基本知识与方法为主,课内实践教学以教师范唱、指导学生练习和学生演唱声乐作品为主。 |
2 |
器乐 |
4 |
76 |
本课程主要内容: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培养良好的读谱习惯。掌握乐器的基本演奏技能。正确掌握音乐的节奏、分句,能倾听和辨别自己的演奏,培养良好的音乐表现能力。 |
|
3 |
舞蹈 |
4 |
76 |
本课程主要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舞蹈所需要的正确站立形态、方向、舞蹈动作姿态,身体各部位运动幅度、速度灵活性,身体控制的稳定感、协调感、肌肉的力量以及由以上诸因素所构成的旋转、跳跃、翻身等技术技巧。培养学生成为在柔韧、力量、速度、灵活、耐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能力与素质合格的舞蹈表演者。 |
|
4 |
毕业实习 |
8 |
144 |
线上教学:4课时;其余课时为线下指导及学生自主完成。 |
根据音乐表演专业特色和生源特点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艺术团体、音乐培训机构、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进行跟岗实习或顶岗实习。通过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岗位实习,使学生了解,掌握相关各相应岗位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增强同学们的行业自信,培养同学们的艺术情怀,塑造自我要求严格的品质,为以后从事音乐表演艺术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5 |
毕业论文(设计) |
3 |
54 |
毕业论文(设计)是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完成了本专业理论课程以及相关实践课程设计之后的一项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各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扩展,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通过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写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独立地分析、研究和解决音乐表演艺术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检验,通过专业论文写作,增强同学们的行业自信,培养同学们的艺术情怀,塑造自我要求严格的品质;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作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音乐表演(高起专)专业教学进程表
课 程 类别 |
序 号 |
课程 代码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
总 学 时 |
各学期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
线 上 教 学 |
线 下 教 学 |
实 验 实 训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过 程 性 考 核 |
终结性 考核 |
|||||||
闭卷 |
开卷 |
|||||||||||||||
公 共 基 础 课 |
1 |
C60000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54 |
54 |
√ |
|
√ |
|
|
|
|
√ |
√ |
|
2 |
C60000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 |
36 |
36 |
|
|
√ |
|
|
|
√ |
√ |
|
||
3 |
C600003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54 |
54 |
|
|
|
√ |
|
|
√ |
√ |
|
||
4 |
C600004-7 |
形势与政策(1)(2)(3)(4) |
2 |
36 |
36 |
|
√ |
√ |
√ |
√ |
|
√ |
√ |
|
||
5 |
C600008 |
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 |
2 |
36 |
36 |
|
|
√ |
|
|
|
|
√ |
√ |
|
|
6 |
C600009-10 |
实用英语(1)(2) |
4 |
72 |
72 |
|
|
√ |
√ |
|
|
|
√ |
√ |
|
|
7 |
C600011 |
创业基础与创新实践 |
2 |
36 |
28 |
8 |
|
|
|
√ |
|
|
√ |
√ |
|
|
8 |
C600012 |
信息技术 |
2 |
36 |
32 |
4 |
|
√ |
|
|
|
|
√ |
√ |
|
|
9 |
C600013 |
大学语文 |
2 |
36 |
36 |
|
|
√ |
|
|
|
|
√ |
√ |
|
|
10 |
C600014 |
数学文化 |
2 |
36 |
36 |
|
|
|
√ |
|
|
|
√ |
√ |
|
|
|
小计 |
|
24 |
432 |
420 |
12 |
|
9.5 |
6.5 |
5.5 |
2.5 |
|
|
|
|
|
专 业 课 |
1 |
C600018 |
视唱练耳 |
2 |
36 |
|
|
|
|
√ |
|
|
|
√ |
√ |
|
2 |
C600019 |
乐理 |
2 |
36 |
|
|
|
√ |
|
|
|
|
√ |
√ |
|
|
3 |
C600020 |
基础和声 |
2 |
36 |
|
|
|
|
|
√ |
|
|
√ |
√ |
|
|
4 |
C600021 |
中国音乐史 |
2 |
36 |
|
|
|
|
|
|
√ |
|
√ |
√ |
|
|
5 |
C600022 |
外国音乐史
形体训练 |
2 |
36 |
|
|
|
|
|
|
√ |
|
√ |
√ |
|
|
6 |
C600023 |
中国民族音乐 |
2 |
36 |
|
|
|
|
|
√ |
|
|
√ |
√ |
|
|
7 |
C600024 |
音乐欣赏 |
2 |
36 |
|
|
|
|
|
|
|
|
√ |
√ |
|
|
8 |
C600025 |
艺术概论 |
2 |
36 |
|
|
|
√ |
|
|
|
|
√ |
√ |
|
|
9 |
C600026-27 |
声乐(1)(2) |
4 |
72 |
|
|
|
√ |
√ |
|
|
|
√ |
|
√ |
|
10 |
C600028-29 |
器乐(1)(2) |
4 |
72 |
|
|
|
√ |
√ |
|
|
|
√ |
|
√ |
|
11 |
C600030-31 |
舞蹈(1)(2) |
4 |
72 |
|
|
|
|
√ |
√ |
|
|
√ |
|
√ |
|
12 |
C600032 |
钢琴与即兴伴奏 |
2 |
36 |
|
|
|
|
|
|
√ |
|
√ |
|
√ |
|
13 |
C600033 |
合唱与指挥 |
2 |
36 |
|
|
|
|
|
|
√ |
|
√ |
|
√ |
|
14 |
C600034 |
舞台表演 |
2 |
36 |
|
36 |
|
|
|
|
√ |
|
√ |
|
√ |
|
15 |
C600036 |
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 |
3 |
54 |
12 |
42 |
|
|
|
|
|
√ |
√ |
|
√ |
|
16 |
C600037 |
歌曲写作 |
2 |
36 |
|
|
|
|
|
√ |
|
|
√ |
|
√ |
|
17 |
C600038 |
电脑音乐制作
|
2 |
36 |
|
|
|
|
|
|
√ |
|
√ |
|
√ |
|
18 |
C600039 |
形体训练 |
2 |
36 |
|
|
|
|
|
|
√ |
|
√ |
|
√ |
|
19 |
C600040 |
台词 |
2 |
36 |
|
|
|
|
√ |
|
|
|
√ |
|
√ |
|
20 |
C600041 |
形象设计
|
2 |
36 |
|
|
|
|
|
√ |
|
|
√ |
|
√ |
|
21 |
C600042 |
地方戏曲 |
2 |
36 |
|
|
|
|
|
√ |
|
|
√ |
|
√ |
|
|
小计 |
|
49 |
882 |
|
78 |
|
8 |
8 |
12 |
12 |
3 |
|
|
|
|
职业能力拓展课 |
|
C610001 |
大学美育 |
2 |
36 |
36 |
|
|
|
√ |
|
|
|
√ |
|
√ |
|
C610002 |
湖湘文化 |
2 |
36 |
36 |
|
|
|
|
|
√ |
|
√ |
|
√ |
|
|
C610003 |
双创教育类 |
2 |
36 |
|
|
|
|
√ |
|
|
|
√ |
|
√ |
|
|
C610004-7 |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
2 |
36 |
|
|
|
|
|
√ |
|
|
√ |
|
√ |
|
|
C610008 |
普通话正音训练 |
2 |
36 |
|
|
|
|
|
|
√ |
|
√ |
|
√ |
|
|
小计 |
|
4 |
72 |
|
|
|
0 |
4 |
2 |
4 |
|
|
|
|
|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
|
C620001 |
入学教育 |
0.5 |
9 |
6 |
3 |
√ |
√ |
|
|
|
|
√ |
|
√ |
|
550201 |
音乐表演实践 |
3 |
54 |
4 |
50 |
√ |
|
|
|
|
√ |
√ |
|
|
|
|
C620002 |
毕业教育 |
0.5 |
9 |
6 |
3 |
√ |
|
|
|
|
√ |
√ |
|
√ |
|
|
550201 |
毕业实习 |
8 |
144 |
4 |
140 |
√ |
|
|
|
|
√ |
√ |
|
|
|
|
550201 |
毕业论文(设计) |
3 |
54 |
4 |
50 |
√ |
|
|
|
|
√ |
√ |
|
|
|
|
小计 |
|
15 |
270 |
24 |
246 |
|
0.5 |
0 |
0 |
0 |
14.5 |
|
|
|
|
合 计 |
92 |
|
|
|
|
18 |
18.5 |
19.5 |
18.5 |
17.5 |
|
|||||
百分比(%) |
|
≥20% |
|
|
|
|
|
|
八、考核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考核
本专业立足课程特点,将过程性考核(考勤、作业等平时成绩50%)与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50%)相结合。原则上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职业技能拓展课的期末考试为开卷考查。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应修满92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公共基础课24学分,专业课49学分,职业技能拓展课4学分,实践教学环节15学分;学生注册后所修课程与学分5年内有效。
九、实施保障
(一)教材选用
教材选用基本要求:专业课、专业选修课教材选用高职高专教材,优先选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和相关专业出版社教材。鼓励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特色鲜明的专业课校本教材。
(二)师资和管理人员
1.现状
我校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现有一批教学、训练、科研经验丰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音乐表演专业教师队伍。整合开放大学省校与市州分校师资,目前具有教学条件的老师共25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14人,助教1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15人。在专业教师队伍中,有舞蹈教师6人,声乐教师6人,器乐教师5人,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师5人,播音主持教师3人。并且,我院教师已经从现有的音乐表演专业、公共艺术课和大学美育等课程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业务素质精良,符合“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需要。另外,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我校拟引进一批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音乐表演艺术类行业专家、客座教授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
音乐表演专业师资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历 |
所学专业与 胜任何专业教学 |
备注 |
省校表演艺术专业师资 |
||||||
1 |
李莉莉 |
1979.6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舞蹈、舞蹈编导、舞台表演、音乐学、中国民族音乐等 |
省校 |
2 |
殷文欣 |
1993.4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艺术学、艺术理论、影视等 |
省校 |
3 |
霍旺 |
1991.3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西方音乐史 |
省校 |
4 |
刘颖 |
1981.9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钢琴、声乐、音乐学、视唱练耳、乐理等 |
省校 |
5 |
徐震宇 |
1982.10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声乐、舞台表演等 |
省校 |
6 |
段文玄 |
1987.9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艺术学、声乐演唱、视唱练耳、和声、乐理 |
省校 |
7 |
姜琳子 |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声乐 |
省校 |
8 |
唐剑锋 |
1992.11
|
无 |
硕士研究生 |
音乐表演与教学(黑管) 艺术学理论 |
省校 |
9 |
沈亚男 |
1992.4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音乐表演与教学(二胡) |
省校 |
10 |
肖通 |
1989.12 |
助理研究员 |
硕士研究生 |
传播学,播音 |
省校 |
11 |
易杨 |
1988.6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播音主持 |
省校 |
分校表演艺术专业师资 |
||||||
1 |
肖瑾 |
1989.9 |
|
硕士研究生 |
音乐与舞蹈学 |
郴州 |
2 |
沈辰 |
1998.9. |
见习 |
本科 |
舞蹈表演 |
津市 |
3 |
李依亭 |
1990.1. |
初级 |
本科 |
音乐表演 |
娄底 |
4 |
谢 琳 |
1992.2 |
无 |
本科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湘潭 |
5 |
王智娥 |
1987.7 |
讲师 |
本科 |
舞蹈学 |
湘潭 |
6 |
宋丹 |
1996.8 |
助教 |
本科 |
艺术学(音乐) |
湘西 |
7 |
李玉琳 |
1987.5 |
助教 |
本科 |
舞蹈 |
岳阳 |
8 |
何佩蓉 |
1995.4 |
助教 |
本科 |
音乐教育(钢琴) |
岳阳 |
9 |
毛畅 |
1995.2 |
助教 |
本科 |
舞蹈表演民间舞 |
岳阳 |
10 |
廖晶 |
1987.1 |
助教 |
本科 |
音乐表演 |
岳阳 |
11 |
付筱 |
1991.4 |
助教 |
本科 |
音乐学 |
岳阳 |
12 |
刘时伟 |
1992.6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音乐学 |
岳阳 |
13 |
赵颖 |
1993.1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音乐,古筝,视唱练耳,乐理 |
常德 |
14 |
刘学 |
1976.7 |
副高 |
硕士研究生 |
公共管理、音乐教育 |
长沙 国家二级演员 |
2.达成目标
(1)师资包括主讲教师、辅导教师。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应具备教师资格。
主讲教师。主讲教师为独立承担学历继续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由学校聘用使用,含本校专任教师和本校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按0.5系数折算)。其中本校专任教师占主讲教师的比例不低于60%,主讲教师数与在籍学生数比例不低于1∶200。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中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比例均不低于30%。
辅导教师。辅导教师为承担学历继续教育课程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辅导实验实训、组织课堂讨论等任务的辅助教学人员,包含本校直接聘用的辅导教师数和校外教学点聘用并经高校认定的辅导教师数(校外教学点聘用按0.5系数折算)。辅导教师总数与在籍学生数比例不低于1∶100。
(2)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为负责学历继续教育有关管理工作的行政人员、专兼职班主任以及负责网络支持、技术保障等工作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数为本校有关管理人员数和校外教学点管理人员数总和,管理人员数与在籍学生数比例不低于1∶200。每个校外教学点专职管理人员不低于3人。
(三)教学及实验实训条件
1.现状
我校从2003年开设表演艺术专业以来,表演艺术教学设施、图书资料逐步得到了完善。我校已在现有的体育艺术馆内设置了多功能舞台、表演教室、舞蹈形体房、琴房等教学训练场地和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室,能够满足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习、排练与演出的需要。此外,学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图书资料,能满足“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学的需要。办学条件,教学场地,图书资料配套完善。
2.达成目标
(1)教学平台。有自主开发的智慧教学平台,能够满足在籍生在线学习需要。
(2)教学设施。校本部和每个校外教学点应具有满足面授教学需要的教学用房、实验实训设备等。教学用房面积为可供学历继续教育持续使用的学校教学用房面积和校外教学点教学用房面积的总和。教学用房包括教室、计算机用房、实验实训室、企业沙盘实训室和案例讨论室。生均教学用房面积应不低于1平方米/生。校外教学点应具有满足学生现场学习和考试所需的计算机数,学生规模为200人以下的,每个校外教学点教学计算机数不低于40台,每增加100人按照1∶10增加。实验实训设备种类、数量满足专业和学习需求。
(四)数字化资源
1.现状
根据专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学习需求,科学合理组织教学资源。我校已建立了丰富与专业内容相关的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学习资源、村社区基层人员网络学习平台资源、教师自建网络和自媒体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特点,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教学理念,采取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完成线上作业、线上参与考试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步进行。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互动结合。
2.达成目标
数字资源配备有关基本要求:包括网络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和直播教学。网络课程是指提前制作并在教学平台上呈现,供学生学习的课程。在线开放课程是依托网络开展、以互动学习资源为主,具有学习评价、即时反馈和交互参与机制的课程。以上均需按一门完整课程为一个单位计算。学校自主开发的网络课程占网络课程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
(五)质量管理
1.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组织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六)经费保障
1.学校应有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的稳定经费投入。办学经费为年度列支的用于学历继续教育日常办学的经费,学校拨付给设点单位的工作经费纳入日常办学经费统计。学历继续教育学费总额中用于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经费的比例应不低于70%。
2.高校拨付给设点单位用于校外教学点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使用的经费(不包括专兼职教师、管理人员的课酬和劳务支出)占学费总额的比例不高于50%。
湖南开放大学成人教育专科
音乐表演(业余)专业调研分析报告
一、调研目的
为了及时了解社会、企业对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知识和综合能力要求,为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提升其学历教育,服务于企业和社会,同时也为了使专业课程贴近实际,最大程度地提升我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竞争力,通过走访内省部分院团及用人单位,收集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等渠道,组织并进行了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调研,调研对象为面向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群众文化活动指导的国有演艺集团和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等企事业单位。
二、调研思路与内容
(一)人才需求调研基本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尊重行业用人单位对生产与服务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客观要求,结合本专业学生从业现状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群的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把握用人单位对音乐表演专业的需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探索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与方案。
(二)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
为使我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体现学历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实现与用人单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通过紧紧依靠行业、企业,深入企业、用人单位沟通,从而能从宏观上把握行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去定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计及专业发展方向,提出音乐表演专业建设思路和建议。
(三)调研内容
1.设计了调研企业性质、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所适应的岗位、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近几年及未来几年相关岗位的人才需求量、企业对音乐表演专业高技能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对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等问题,采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及问答题题型。
2.调研方式:企业访谈、电话访谈、网站查询等。
三、调研方式与对象
(一)行业调研的方式和对象
行业对象:面向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群众文化活动指导的国有演艺集团、少年宫、培训学校和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等企事业单位。
学生对象:对部分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进行了涉及专业认识、学习态度、 学习状况、专业实践、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调研。
(二)企业调研的方式和对象
用人单位方面:调查的内容包括被调查单位的性质、人员规模、业务方向、提供相关工作岗位和需求规模等基本信息,也包括用人单位要求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还包括企业对音乐基础课程和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开设情况的建议和要求,以及校企合作的情况等。
(三)同类院校该专业开设情况调查的方式和对象
面向同类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列比分析,为了解决音乐表演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同类院校从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专业特色、办学条件、生源结构、就业能力等方面展开调研。
四、调研数据分析
(一)音乐表演专业主要从业岗位分析
通过对用人单位调研分析,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就业面向能胜任的主要岗位依次是演员、演奏员、社会办学力量辅导教师、琴行导购、基层文化单位工作人员,从调查结果可以反映出企业用人单位对于音乐表演相关基层岗位倾向会选择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学生。
主要就业岗位(群)有:可从事音乐艺术教师,可进入音乐培训学校、少年宫、群艺馆、文化馆、社区文化站、艺术团、演艺公司、部队等企事业单位业余文艺社团等单位工作。
其他就业岗位:可到电视台、艺术团、电视台、宣传部门、文教事业单位从事演唱、演奏、舞蹈排演、音乐创作和音乐制作等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自主创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知识储备。
职业岗位:音乐教师、专业演唱、演奏、舞蹈演员,专业培训教师,文艺策划,社区宣传等。
从需求量上看,文化、教育建设是现阶段中国社会进步的抓手,由此导致企事业单位对于文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从长沙市统计数据来看,每年新增的文化论坛、赛事、音乐类培训多达百余家,这都为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岗位。
(二)音乐专业从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分析
针对相关企业招聘音乐表演专业人才所要求的能力,企业录用要求条件选择最多的前四项是诚信敬业、专业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具备应变能力。
从工作内容上看,社会发展对于音乐表演人才的要求不再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演员,而是需求“一专多能”式的文艺类人才。既精通音乐表演知识、又懂得相关知识;既有敬业精神、又有团队意识;既有创新观念,又有风险意识,并且能渗透于多行业。因此对于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企业对该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分析
相关企业单位更注重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处理能力,但是多数企业表示在录用新员工的时候还是会看中应聘手中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因为他们认为这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职业能力,不同企业类型在招聘不同职业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不同,音乐表演相关行业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是:中级演奏员证、中级演员证,是国家要求从业人员上岗必须具备的证书。
音乐表演专业可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
序号 |
证书名称 |
颁证单位 |
等级 |
备注 |
1 |
普通话等级证 |
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
|
个人选报 |
2 |
舞蹈师资证民族民间舞 |
中国舞协、北舞 |
|
个人选报 |
3 |
声乐等级考试 |
中国音乐协会 |
|
个人选报 |
4 |
钢琴等级考试 |
中国音乐协会 |
|
个人选报 |
5 |
幼儿中小学教师资格证 |
国家教育部门 |
|
个人选报 |
6 |
钢琴调律师资格证 |
中国乐器协会 |
|
个人选报 |
获取证书最低要求:
1.英语证书: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证书
2.计算机证书: 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NCRE)一级证书或应用技术 (NIT)证书
3.普通话等级证书: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二乙以上证书。
4.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证书:获取本专业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证书(专业等级证、艺术等级证、钢琴调律师资格证、注册舞蹈教师资格证等)
五、学校办学可行性分析
(一)办学定位及条件
1.学校办学历史悠远,校方支持强劲有力
我校是一所有建校40多年的开放性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较齐全,涵盖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法学和教育学等九大门类,师资力量雄厚。
已具备了完善和严格的教学管理措施与科学的管理手段,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百分比以上。为了促成开放大学成人专科教育“音乐表演”专业的设置,在经过实际调查,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学院和学校、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方向明确,协调配合,对开放大学成人专科教育“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指导思想、以及课程设置、基本设施建设等进行过多次反复的研究,达成共识,并提供了强有力的校力支持。
2.开放大学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为开放大学成人专科教育“音乐表演”专业提供广阔舞台
当前,湖南省教育厅对湖南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提出新要求:要立足湖南实际,紧密对接“三高四新”战略,主动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终身化、融合化发展趋势,力争到 2025年,把湖南开放大学建设成为全省终身教育、在线教育的主要平台和灵活教育的平台,促进“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要推进开放教育与行业、企业合作,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创业就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探索构建开放式新型产教融合关系。要建立推进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健全投入机制,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质量督导评估,统筹推进省级开放大学和基层开放大学改革发展,确保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开放大学成人专科教育“音乐表演”专业,旨在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具有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精神和信息素养,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掌握音乐理论、歌唱技巧、乐器演奏、音乐教学法等知识,具备较强的舞台表演、音乐作品分析与鉴赏、音乐数字技术运用等能力,面向文化艺术和教育行业的歌唱演员、民族乐器演奏员、外国乐器演奏员、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群众表演艺术类文化活动指导、文化艺术、音乐教育培训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既是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也是为音乐表演教育纳入国民开放教育体系,贯彻落实在多个学科专业的建设层面中去,有利于开放大学“服务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和落实。
3.师资力量:教师队伍结构合理
我校现有一批教学、训练、科研经验丰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音乐表演专业教师队伍。整合开放大学省校与市州分校师资,目前具有教学条件的老师共25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14人,助教1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15人。在专业教师队伍中,有舞蹈教师6人,声乐教师6人,器乐教师5人,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师5人,播音主持教师3人。并且,我院教师已经从现有的音乐表演专业、公共艺术课和大学美育等课程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业务素质精良,符合“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需要。另外,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我校拟引进一批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音乐表演艺术类行业专家、客座教授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
音乐表演专业师资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历 |
所学专业与 胜任何专业教学 |
备注 |
省校表演艺术专业师资 |
||||||
1 |
李莉莉 |
1979.6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舞蹈、舞蹈编导、舞台表演、音乐学、中国民族音乐等 |
省校 |
2 |
殷文欣 |
1993.4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艺术学、艺术理论、影视等 |
省校 |
3 |
霍旺 |
1991.3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西方音乐史 |
省校 |
4 |
刘颖 |
1981.9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钢琴、声乐、音乐学、视唱练耳、乐理等 |
省校 |
5 |
徐震宇 |
1982.10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声乐、舞台表演等 |
省校 |
6 |
段文玄 |
1987.9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艺术学、声乐演唱、视唱练耳、和声、乐理 |
省校 |
7 |
姜琳子 |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声乐 |
省校 |
8 |
唐剑锋 |
1992.11
|
无 |
硕士研究生 |
音乐表演与教学(黑管) 艺术学理论 |
省校 |
9 |
沈亚男 |
1992.4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音乐表演与教学(二胡) |
省校 |
10 |
肖通 |
1989.12 |
助理研究员 |
硕士研究生 |
传播学,播音 |
省校 |
11 |
易杨 |
1988.6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播音主持 |
省校 |
分校表演艺术专业师资 |
||||||
1 |
肖瑾 |
1989.9 |
|
硕士研究生 |
音乐与舞蹈学 |
郴州 |
2 |
沈辰 |
1998.9. |
见习 |
本科 |
舞蹈表演 |
津市 |
3 |
李依亭 |
1990.1. |
初级 |
本科 |
音乐表演 |
娄底 |
4 |
谢 琳 |
1992.2 |
无 |
本科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湘潭 |
5 |
王智娥 |
1987.7 |
讲师 |
本科 |
舞蹈学 |
湘潭 |
6 |
宋丹 |
1996.8 |
助教 |
本科 |
艺术学(音乐) |
湘西 |
7 |
李玉琳 |
1987.5 |
助教 |
本科 |
舞蹈 |
岳阳 |
8 |
何佩蓉 |
1995.4 |
助教 |
本科 |
音乐教育(钢琴) |
岳阳 |
9 |
毛畅 |
1995.2 |
助教 |
本科 |
舞蹈表演民间舞 |
岳阳 |
10 |
廖晶 |
1987.1 |
助教 |
本科 |
音乐表演 |
岳阳 |
11 |
付筱 |
1991.4 |
助教 |
本科 |
音乐学 |
岳阳 |
12 |
刘时伟 |
1992.6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音乐学 |
岳阳 |
13 |
赵颖 |
1993.1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音乐,古筝,视唱练耳,乐理 |
常德 |
14 |
刘学 |
1976.7 |
副高 |
硕士研究生 |
公共管理、音乐教育 |
长沙 国家二级演员 |
4.办学条件:教学场地、图书资料配套完善
我校从2003年开设表演艺术专业以来,表演艺术教学设施、图书资料逐步得到了完善。我校已在现有的体育艺术馆内设置了多功能舞台、表演教室、舞蹈形体房、琴房等教学训练场地,能够满足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习、排练与演出的需要。此外,学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图书资料,能满足“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学的需要。
5.专业设置生源充足
招生生源方面。为了更好地优化国家开放大学成人专科“音乐表演”专业结构,我校向各地州市分校发出关于新设音乐表演艺术专业生源和师资力量的摸底与调查的调研函,从各地州市反馈的回函情况和已有“音乐表演”专业招生来看,具有充足的生源。
(二)“音乐表演”专业发展规划
1.“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
培养目标:具有音乐表演艺术的基本素养、知识与技能,能从事群众性文艺工作及文艺团体的演艺和管理,进行音乐表演艺术指导。
具体要求是:
第一,思想道德过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音乐表演艺术事业;具有艺术工作者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作风:熟悉我国表演艺术教育方针,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二,业务能力过硬。系统学习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音乐、舞蹈艺术表演的基本功和技能,并在1-2个项目上具有鲜明的特长;具有较高的表演水平,并能从事艺术表演的组织、编排、导演以及教学、科研能力。
第三,综合素养过硬。了解与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有较高的艺术文化修养。熟悉掌握一门外语,达到相应的教学或表演资质及等级,并能较熟练地掌握和使用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
3.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音乐学、舞蹈学、表演学。
主要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视唱练耳、乐理、基础和声、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音乐欣赏、艺术概论;专业核心拓展课程:声乐、器乐、舞蹈、钢琴与即兴伴奏、合唱与指挥、舞台表演、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歌曲写作、电脑音乐制作、形体训练、台词、形象设计、地方戏曲等。
4.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音乐实训、表演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
5.修业年限、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最低修业年限2.5年,最高修业年限不超过5年,1656学时,92学分。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5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6.就业岗位
面向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群众文化活动指导和艺术教育培训等岗位(群)。
(三)“音乐表演”专业建设思路
1.硬件设施方面
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4-6篇高质量的表演艺术学术论文,每年申请1-2项国家、省、校级课题。
2.师资建设方面
(1)培养1-2个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科带头人。
(2)加大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在职学习、考研、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综合素养学识水平。
(3)引进一批本专业方向的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中青年教师。
3.学科建设方面
(1)通过国家开放大学成人专科教育“音乐表演”专业申报,促进学科、专业的发展。
(2)加强课程建设,尽快完善具有特色的“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的教材体系。
(3)通过加强音乐艺术教研室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来促进学科发展。
(4)申报音乐表演艺术专业相关校级精品课程。
(5)大胆改革音乐表演艺术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深化课程改革。打破原有学科体系,专业方向课程设计应以职业能力为依据,按照专业方向及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构建以模块化新型课程体系;结合就业岗位要求建成完备、规范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达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的结合;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融“教、学、做”为一体的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增设资格考试的课程。
(6)搭建平台载体,补齐实践短板。完善“文教合作”机制,统筹教育、文化等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组织开展音乐艺术交流展示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展示艺术才能的舞台。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应注意将技能训练内容合理分类,通过有层次并综合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办学思路方面
(1)立足于本校与社会联合办学,加强实习与实践基地建设,本专业与地州市教学点联合办学。未来3年学校将开发“音乐表演”专业教育实习基地1-3个,以满足专业实习的需要。
(2)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了解社会需求动态。
(3)利用一切资源,为社会各界提供多种服务的形式,提高办学效益。
(4)设立基金会,自筹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5.教学科研方面
(1)努力加强专业基础主干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
(2)切实加强教研室建设,努力创建一流的优秀教研室,使教研室真正成为教学、科研和出人才、出成果的一线阵地和核心载体。
(3)拟于2023年底成立“湖南开放大学音乐艺术教学中心”,促进教学、科研、教改及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努力把“音乐表演”专业办成我校乃至我省的特色专业,为我国培养大批从事音乐舞台表演、大众艺术等方向的专业人才。
(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力争在近3-5年内,获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3项省级成果奖,3-5项校级成果奖,加快我校大型现代化综合音乐表演艺术实训场地、舞蹈表演训练厅、音乐室、琴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为音乐表演专业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调研结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愉悦高雅的文化娱乐活动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音乐艺术表演作为集中表现人们心灵感受和人生体验的一类艺术形式,在构建我国和谐社会和增进人们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国家开放大学成人专科教育“音乐表演”专业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经过调研,目前市场对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需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技能型人才;二是文化教育传播型人才;三是综合类型人才。而对于音乐表演专业而言所承担的正是为社会提供这三类人才的任务,所以,在优化音乐表演人才结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在人才需求方面,主要结论有三点:
一是音乐表演专业人才是当前社会需求逐年递增;
二是“一专多能”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仍然有很大的社会需求量;
三是高等学校培养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可以实现广渠道就业,可拓展的就业岗位群也较多。
(二)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结论有三点:
一是高等教育音乐表演专业发展差距明显;
二是应加强职业学历教育,加强实训环境建设,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
三是应注重职业衔接,鼓励学生继续提升学历,促进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是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实训课成的比重,培养方式体现相关企业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二是优化课程体系,设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把职业考证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考证内容、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相融合。
三是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四是加强校企合作,推行产教结合的模式,在就业市场、资金、教学、研发及产业等领域广泛合作,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校企资源共享,共建实训基地。
附件: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审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