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赴湘西分校开展村(社区)基层人才培养项目
学习需求调研和课程面授活动
4月16日晚,人文学院张小燕教授、旅游管理专业责任教师罗明凡一行赴湘西电大分校开展村(社区)基层人才培养项目乡村旅游管理专业学习需求调研和专业认知课程面授活动。湘西电大分校副校长龙晓颖、2020级乡村旅游管理专业班主任、任课教师代表及学员参加了调研与座谈。
分校龙校长首先就村(社区)基层人才培养项目及首届乡村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易介绍。责任教师罗明凡接着对新生进行了“专业认知教育”课程的讲授,授课内容涵盖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培养目标、就业岗前景、课程体系、学习建议等方面。
最后,张小燕教授主持了学员座谈及学情问卷调查,并说明了此次调研与面授活动“了解学情,服务学员,教学相长”的意义。她希望学员们能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张院长的话刚结束,同学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气氛十分热烈。有从事养蜂业、旅行社、民宿、景区管理等行业创业的,也有窗口售票员、导游员、村委委员和准备返乡创业的在外打工人员。他们希望通过这次学习,能够学到专业知识、结交到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今后能够把手上的工作做得更好,把家乡的旅游产业做得更好,带动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以下是部分学员发言:
“我是龙先兰,33岁,是十八洞一个没有父母,没有兄弟的姐妹的孤儿,在国家脱贫攻坚的过程中,现在主要从事养蜂业,已成功脱贫脱单,在此特别感谢。目前,我们村也在建设游乐谷、康养旅游等项目,但是我们村非常缺少旅游项目管理类的人才,我报旅游管理专业是想通过这一次学习,学到真本事,希望能够把这些项目都运营好,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据悉,龙先兰同学已因脱贫、脱单、致富受到省领导接见而成为了一名网红。目前他整合蜂群5000多箱,预计可实现产值500多万元,实现利润80多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户188人。
“我叫石泽辉,今年25岁,来自古丈县墨戎镇翁草村,现任翁草村村委委员,负责我们村旅游业和产业管理。作为返乡创业的我对于专业知识十分缺乏,报读此专业是想通过学习提升自己。”
“我是王艳,一名来自凤凰的姑娘,做过旅游购物店店长、景区运营管理。感觉这一切走的都是那么的辛苦。之所以报考这个专业,是因为完成当年心中的未完成的梦,我想成为一名大学生,拿着这个文凭去做敲门砖,为自己开阔更长更远的路。”
“我是保靖县吕洞山镇翁科村石磊,现任翁科村两委村干,我们吕洞山镇黄金村是保靖黄金茶发源地,吕洞山也是苗祖圣山,每年农历9月9,周边苗族同胞都去祭拜的苗祖圣山。我们翁科村历史悠久,我们村大多姓石,也是周边地区姓石的发源地,包括保靖,古丈,花垣,及吉首乾州及光明部分姓石都是从我们村发源的,我们村风景优美,但一直没有开发,我想通过学习,带领我们村民去更好的发展产业和旅游业。”
“大家好!我叫石仁兵,来自保靖县金落河村的返乡创业新型农民,目前除了在村里担任村秘书外,还自己创办有个人的一家保靖金落河五步雷家庭农场,能够在这次学习平台里认识您们真是三生有幸。严峻的金融危机和就业形势,使我坚定的选择了自主创业的同时也要带领乡亲们一起大干一番大事业。于是我与村支两委和党员及村民代表商议一致决定在我们村河里建设漂流和网红桥,目前我们缺的就是没有设计规划的能力,所以希望通过学习能够提高这方面能力,也希望能够得到专业老师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
“我叫张正,永顺县润雅乡麻阳村人,现在工作在村委会担任村主任职务,我们村主要是以产业带动旅游业这种模式为主,产业园是种植樱桃,旅游业是以温泉为主,每年接待游客大约5万人次。目前我们温泉是以租赁为主,现在温泉马上要到期了,下步计划村里准备自己接手,由于村里缺少旅游管理人才,作为村主任,自己先必须要懂这些知识,只有这样也才能带动村民致富,也才不会轻易失败。这也就是我要报考这个专业的原因。”
“我是杜丕松,目前经营一家旅行社,我们的业务主要是把我们湘西的游客组团带出去,我希望通过电大这个学习平台,一是能够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二是能够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把公司发展得更大,今后把外面得游客带到湘西来,为我们得家乡发展多做贡献。”
“我是吴再海,40多岁,在外面打工几十年了,也有一点积蓄,由于父母亲、老婆孩子都在家乡,我想返乡创业,但又不知道做哪些方面的,希望通过学习能够找到自己的创业方向,能够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
座谈会持续到9点多,大家还意犹未尽。本次调研及“开学第一课”的专业认知教育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