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迎难而上 做好教学支持与服务
——人文学院2020年教学检查自检报告
二、自检结果
(一)2019年教学检查问题整改情况
1.人文学院2019年自检过程中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问题一: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力量薄弱,部分课程责任教师非专业教师。
整改措施:开放旅游管理专业重新聘请学校旅游专业的教师管理课程,重组开放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团队,高水平建设师资队伍:引进省级名师江波教授、旅游专家陈晓斌教授、资深心理咨询师吴晶老师、全国金牌导游张楠老师,大大优化了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力量与水平。
问题二: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执行规则中专业课不多。
整改措施:2019年秋季,重新制定旅游管理(专科)专业实施性规则与专业执行规则,替换公共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非本专业的课程,增加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等专业技能性课程,大大地提高了本专业教学课程与学生需求的契合度。
问题三:英语专业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数量亟待提升
整改措施:英语专业责任教师彭爱武通过电话、QQ、微信、直播课等途径对分校和教学点的教师进行了在英语本科毕业项目设计、学位论文的指导、英语专业专科毕业作业指导、初审工作等方面的指导与研讨,借此在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方面做出努力。
问题四:数字化学习资源应进一步优化
整改措施:英语专业,针对少儿英语教学设计等非统设课程缺乏视频资源的情况,我们根据学生实际需要,主讲了4次直播课,并上传到了学习网的对应课程平台。
2.国家开放大学总部在教学检查情况通报中提出问题整改情况。
问题一 :仍有部分分部对网上教学和网络教学团队建设重视不足,没有将支持和加强网络教学团队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对网络教学团队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工作思路不清晰,要求不明确,缺乏有效的推进措施。
整改措施:在专业责任教师权限范围内做了网上教学和网络教学团队建设的实际工作,英语专业运行了早已建立的高级英语(1)、高级英语(2)网络实施团队,并借助工作交流QQ群实施工作。实施情况得到了国家开放大学责任教师的认可和赞扬,于2020年春季学期在全国的实施团队的教研活动中做介绍与推广。
问题二:总体上,学习网基础数据比以往有所提升,但与当前学生规模、教学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上线教师比例、教师人均上线天数、学生人均上线天数、学生贴回复率等数据较低,反映出教师管理、教学监控和学习支持服务等工作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整改措施:
1.专业责任教师通过实施团队的成员不断提醒、督促学生上线,在学习网发生学习行为。
2.努力做好学习网的支持服务,比如:针对少儿英语教学设计等非统设课程缺乏视频资源,2020年春季学期主讲了以下4讲直播课,并上传到了学习网的对应课程平台,具体网址如下:
http://hndd.gensee.com/training/site/v/88784140
http://hndd.gensee.com/training/site/v/39147284
http://hndd.gensee.com/training/site/v/39147284
http://hndd.gensee.com/training/site/v/71937031
3.2020年秋季学期将按照学校教务处的文件安排实施教研、教学活动。按照教务处文件精神,建设了10多门省开课程的网路题库。每个学期都及时按照湖南分部教务处的文件精神,设置了所负责的专业的所有课程的形考时间、形考比率。仅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以来就2次按照教务处先后发布的文件精神设置了所负责的所有省开课程形考各个组成部分的占分比率。
(二)教学工作组织与落实
1.落实“创优提质”战略,形式灵活举措多
(1)参与国开课程教学团队,担纲主持教学活动有成效
金在胜、何秋瑛老师均系国家开放大学的统设课程的核心教学团队成员,金在胜老师在2020春、2020秋分别主持了国开汉语言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的直播课堂教学活动,何秋瑛在2020秋主持国开古代汉语直播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受到全国学生广泛参与普遍欢迎,教学效果显著。
(2) 组建校级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活动特色鲜明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积极参加省校组织的省开课程网络教学团队(一级统筹)申报工作,汉语言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课程网路教学团队成功获批。我院金在胜、何秋瑛2位老师是团队成员,金在胜系团队主持人。《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课程是属于文学类的课程,在已经开设的汉语言本专科的文学类课程群中分别开设了6门(本科)、5门(专科)类别相同的课程;利用大数据建设基于教学大纲的系统精讲课和基于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微课。前者满足无差别化的共性要求,后者满足个性(部分)需求。微课与系统讲授课之间是补充和延伸的关系。从目前的情况看,已上载的30多个视频形成了教学难点必有系统精讲,教学重点必有微课分解,都体现了课程思政的要求。该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模式给下一步开展的汉语言本专科文学类课程群资源的研究和课程群团队建设奠定了有效基础,为进一步建设明确了方向,提供了参考。
(3)以赛促教,“课堂思政”教学取得成果。
各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省校组织的课程思政案例设计大赛,强化开放教育中课堂思政教育理念。其中:2020年春季,金在胜老师将课程思政贯穿到开放教育直播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在学校推出的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中获奖。
(五)网络教学团队建设与推进
积极申报课程新团队,已有团队创造性开展工作。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旅游专业教师申报了省校一级统筹的课程教学团队。通过团队的申报与建设,凝聚了教师团结合作的力量,激发了工作积极性。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积极申报国开一级团队的核心成员,江波教授、罗明凡老师二人均成功入选为国开《旅游经济学》课程一级教学团队的核心成员。并在全国范围内组建教学实施团队2个(共16人),开展教学指导与教研活动2次,面向全国师生开展教学直播活动1次。2020年教学团队创建QQ群1个,共组织教研活动讨论1次,直播课8次,设置网络主题讨论8次,网上作业批改300多人次,新建题库200题,资源更新12篇,参与了2020年春季直播课堂教学比赛活动1个,并获得校三等奖,参与了2020年秋季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1个。
古代汉语核心实施团队,配合国开主持教师安排的核心任务开展工作,学习领会核心教学团队七个文件,做好题库建设,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团队学期工作交流。学期中进行古代汉语网络课程学习指南教学研讨,与各分部核心团队其他成员在云教室进行教学研讨;与团队成员参加形考作业素材库建设,比如成语误用现象,字形胡乱拆解现象,博物馆、艺术作品书写现象,各类网络语言现象,
古风歌词、古装影视剧台词等等作为题库素材,将现实生活中与古代汉语相关的知识链接到题库中,让学员感受到学习古代汉语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不至于感到枯燥乏味,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提高学员的学习古代汉语的积极性。期末参加主持教师《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辅导并及时辅导学员复习迎考。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中的省开课程《学前教育史》是正在运行的教学团队,由省校和分校共7名教师组成。运行期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直播课6次,教研活动4次,主题讨论2次,网上作业批改300多人次,题库更新50题,资源更新10篇,参加省校2020年春季网上教学优秀案例评选获得二等奖一个。
汉语言专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是省开课教学团队。由省校中文教师和分校组建的5人团队,制定了课程教学团队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1.凡开设了导读(1)课程的教学点最少要指派一名教师加入该课程教学团队,团队负责教师负责该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教学大纲的制定、各类教学资源的制作、网站功能设计、搜集教师和学员的反馈意见、赴分校检查、监督教学情况、引导课程的建设反思。团队中分校本部教师协助负责教师进行以上工作,还要根据教学大纲和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开展教学,参与话题讨论、评分、监督学员的学习进度。站点教师负责开展教学,参与话题讨论、评分、监督学员的学习进度。辅导员负责上传下达,监督学员的学习进度,统计学员成绩。
2.团队任课教师根据学员学籍所处地分别负责线上和线下教学,在开学时任课教师就要按照教务系统教学班的分类把学员分成若干个学习协作小组,学习协作小组讨论的话题以及要求可以按照学习网上的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本课程三个学分最少安排3次面授辅导,授课内容是本课程的三大教学难点。有条件的分校鼓励多安排面授辅导课。团队中任课教师对话题讨论中发帖的本地学员进行评分,其分数计入形考成绩,凡未参加学员不能计入此项形考成绩(满分10分)。督促学员填写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真正将学员的形成性学习落到实处。
3.团队成员在日常工作中,利用QQ群尽快解决教学、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互通消息。在QQ群里每学期最少安排一次网上教学研讨活动以及一次现场的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
4.积极联系国开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主持教师献言建策,沟通教学和建设理念。
5.团队负责教师每学期利用赴分校出差机会检查、监督各分校、教学点线下课程教学情况,及时处理问题和意见,注重搜集好的建议。并给予反馈和指导。
6.学期结束,有效地利用国开学习网固有的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来搜集学员的学习诉求与意见。团队负责人在期末撰写试点总结报告,对课程的总体运行情况、核心成员的工作内容、各分部的教学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六)网上教学检查
1.网上教学基本情况
(1)网上教学按部就班,扎实推进。人文学院所管开放教育的专业包括本科和专科2个层次的教育学、汉语言、英语、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2020年已部署运行省开课程48门和145门国开课程(数据截止2020年9月25日)。根据每月教务公布的课程学习网登陆、课程资源更新等情况,学生在学习网学习情况主要集中在期末前一个月,形成性考核任务完成率较高。我院教育类专业的课程和责任教师排名较靠前。
(2)专业教师担纲,支持服务质量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工作在2020年3月开始由1位专业教师接管,不到半年时间,完成了《酒店会议服务与管理》《酒店营销实务》2门课程的文本资源建设,更新400道题库,开展直播教学2次,并积极参与主题讨论,批改网上作业批改多人次。
3.基于网络教学团队开展网上教学工作的举措与成效,形成的典型案例。
小课程,大作为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网上教学有声有色
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党组下发的文件(中发〔2016〕31号和教党〔2017〕62号)要求,汉语言专科的省开选修课已经按照要求对教学大纲和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了“课程思政”方面的修改。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为例,对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修改为:从微观上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作品的认真研读,掌握其思想与艺术特色,并提高阅读鉴赏文学作品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从宏观上看是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突出所选作品中的爱国主义与民族情怀,最终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识。
该课程中沈从文的《边城》系教学重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考虑该部分内容的思政元素,经过考虑,确定寻找沈从文《边城》中的思政元素的路径为从文学革命、思想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维度总结、归纳;结合具体的小说情节、表现方式与时代文学现象向学员讲授。此外,还注重搜集学员的学习需求并积极反馈。总之,思政元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契合“二为”原则和“双百”方针,帮助学员识别“真善美”与“假丑恶”。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学员基于需求在课前阅读原著和教材、登陆学习网观看沈从文的辅导资料(两篇文本)和思考教材中的阅读提示与思考题,教师在微课中采用讲授法讲解学员关注的问题(教材中的阅读提示与思考),教师不提供终极答案,只是提出解答路径与主流评价。课后学员利用讨论与同学、教师交流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利用作业巩固知识。
授课分为三个阶段:(一)前期准备:
1.在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中明确学员阅读的原著(在学习网有)
2.学员阅读《边城》后再阅读教材和学习网上的沈从文辅导文本资料,然后翻阅教材中阅读提示与思考题并尝试作答(不会答没关系),然后准备观看微课《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与理想》。阅读加翻阅不少于45分钟。
(二)微课视频教学中:
1.简单介绍背景性的知识。
2.提出问题(教材中的阅读提示与思考)引发学员思考。
3.展现作品的具体情节开始分析与主流文学现象的差别。
4.引用教材原文分析诗化小说对待文化冲突的思考以及对待地域性文化的态度,总结诗化小说的意义和价值。
5.最后阶段采用学者的观点总结、归纳作者的家国情怀,再次呼应教学视频开始时提出的思考答案暨作者的理想就是家国情怀的表现。
(三)观看结束后:
1.要求学员参加关于沈从文《边城》的主题讨论(教材中的阅读提示与思考),发有效贴方能计分,鼓励学员按照已有学习小组实施分组讨论,要学员关注教师的回帖。
2.完成形考作业二中7个与沈从文《边城》有关题目(客观题,限时完成)。讨论发帖加作业不少于15分钟。
微课截屏:
课程的成效:
众所周知,民族复兴意味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电大学员对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有强烈的认同感与求知欲。此教学设计的创新在于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是为了让学习者更加灵活、主动,让学员的参与度更高,更能体现学员对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认同感和求知欲以及符合开放教育特点。总之,共性与个性,要求与需求,系统化与碎片化相结合,为学员提供满意的支持与服务,满足学员的学习需要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经验及问题
(一)值得推广的经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省开课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团队成员与国开和分校的专业与课程团队成员建立密切联系,通过全省中文教师QQ群进行教研活动,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制定基于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学设计方案,明确课程的教学要求、工作流程、预期的试点效果等。联系和指导分校辅导教师,根据分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实施方案。在平台上及时更新部分资源和活动,浏览和统计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数据。重点对微课建设进行深度研发,力图将系统精讲与微课建设结合起来,为学员提供共性化和个性化需求服务。通过调查问卷表的反馈来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尽可能提供个性化服务,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团队负责人在期末撰写试点总结报告,对课程的总体运行情况、核心成员的工作内容、各分部的教学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其团队建设模式:
1.组建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教学实施团队,人员结构、组织架构合理。
2.定期开展工作交流,沟通教学实施情况。
3.总结团队运行、课程思政、过程落实、教学效果等经验和问题,撰写实施团队工作报告。
运行手段:
1. 制定课程和团队教学实施方案,教学活动设计合理,体现课程教学要求,具有操作性。
2. 及时推送课程教学信息给教学团队。
3.落实教学过程,在日常教学和教学团队完善过程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有成效。
4.课程教学辅导(面授、视频直播、网上教学活动日或活动周等)有记录,并有效组织学生参加。
5. 按时评阅形考作业,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6. 汇总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国开核心团队沟通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学习网有效参与度有待提高;2.学习支持服务需求调研不够;3.毕业作业指导、初审工作研讨不够。
(三)拟采取的整改措施: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开展丰富多样的调查研究,真正实现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与能力提升。
四、意见与建议
(一)意见:
1.学生人数多的专业或课程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
2.课程责任教师的超工作量报酬没有及时发放。
3. 现有学习网的调查问卷表是统一、固定的模板,没有自定义功能,不能精准分析学员的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就难免出现资源建设的偏差。此外,还需要具备把该调查问卷计入学员形考成绩的功能。
4.学习网对省开课程上传视频资源带宽限制需要扩大(目前20兆带宽)。
(二)建议:
1.建议国开课程主持教师在设计形成性考核时,尽量将各门课程考核形式统一起来,让学员在完成形成性考核作业的时候,能驾轻就熟地去做,不至于一头雾水,摸不到门径;同时也方便分校辅导教师评阅形考作业,减轻师生负担。
2.建议校领导多多关心开放教育的发展与建设,增强资金保障与人才保障。
3.增加开放教育基础操作和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培训。
4.建议在努力争取为学员提供越来越好的管理与服务,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的同时,也了解一线教师的艰辛与隐忍,认可一线教师的付出,确保育人效果的目标实现有可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