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开展“万名教师进万家”大家访活动的通知,结合学院“三全育人”工作要求,以提高教职员工育人意识、切实加强家校联系、融洽师生关系为目标,增强德育管理合力和德育管理实效性,形成对学生全方面了解、全员化管理,全方位育人格局,畅通教育渠道,拓宽育人路子,建立融洽的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促进我院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我院党政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组成家访小组,深入走访慰问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对面、心贴心的了解受访学生的情况,与受访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亲切交流,切实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并给予相关指导。
一、前期准备
经过实际情况摸底调查研究,确立家访4名对象,涵盖会计、金融、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四个专业。家访前,召开家访工作筹备会议,分析了今年家访活动的形势,要求全体成员高度重视家访活动,积极行动。其次,做好准备工作,积极向学生家长介绍学校办学思路和发展方向,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有效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最终,家访小组于1月中旬进行探访慰问。
二、家访中取得的成果
学院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对于经济困难、自强自立,又家庭困难的学生,寒假期间进行暖心家访。家访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通过“情系困难生,冬季送温暖”的关爱活动,促进学校与家庭的有效沟通。
通过亲身问询、亲耳听取、来为学生提供更直接、更实际、更科学的教育指导。针对学生困难家庭现状,辅导员向学生家长介绍了我校的奖助工作,报告贫困生认定、国家贷款、勤工俭学、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多方面的扶贫政策;针对高年级学生,辅导员主要与家长沟通学习和就业情况,刘洋同学热爱学习,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培养有较高的兴趣,给出详细建议,明确学生积极进入就业岗位的信心。叶昭嫄同学励志专升本,田绍崇老师给了科学建议。
此次家访活动,使家访小组真切感受到学生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对学生成才的期望,拉近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增强了辅导员做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家访后的思考
1、加强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但学生们在大学期间仍处于心理不成熟的状态,因此辅导员应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情况,及时在思想、学习、生活上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与指导。
2、贫困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差异不大
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在家与在校表现差别不大,他们在学校期间,学习刻苦,表现积极,肯于吃苦,助人为乐;放假后,主动收拾家务,孝敬父母,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甚至还出去打工挣钱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这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这对他们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及未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但同时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勤工助学的安全教育,针对这些学生应建档、备案,在学生外出期间与之保持密切联系。
3、家长对学校和辅导员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在家访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管理的话。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学生工作。
一审:沈亚男
二审:吴志奎
三审:肖胜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