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优秀校友:沈昌健--追梦不止,梅花香自苦寒来
日期:2022-12-13  发布人:dzbadmin  浏览量:803

沈昌健,男,汉族,1967年11月出生,常德开放大学2022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新型职业农民,现任临澧县农村实用技术研究所农艺师。

“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5年“湖南省劳动模范”,2012年至今,多次被常德市政府评为:“常德市农业科技精英”,2014年“农民科研之星”,2015年“常德市农村科普带头人”,2017年“常德市农业科普之星”,2018年“常德市老科协先进个人”,2021年“常德市工匠”,2018年当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22年获评全国“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

他始终如一坚持学习,从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成长成为油菜地里的农民科学家。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积极履行代表职责,自觉把追寻油菜高产富民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固本强基,书山有路勤为径

事有所成,须先学有所成。沈昌健同志以学习为强技之本、自信之源,不管工作多忙,都会挤时间坚持学习。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积极参加“学习强国”平台学习,使自己具备了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根据履职需要,除了参加全国、省市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法律知识培训班外,他每天坚持自学3小时以上,自学了《宪法》、《代表法》、《地方组织法》等法律法规,三是加强代表履职业务知识学习。他坚持自学了各级人大代表调研、议政决策、建言献策等履职书籍读本20余册,先后参加全国、省市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培训班25期,撰写学习笔记心得体会2万余字,具备了深厚的代表履职业务知识。四是参加省市农业部门基举办的农业知识培训15期,自学农业油菜等科研方面的书籍100多本。撰写3万多字的笔记。编写4套共20多万字的油菜高产技术栽培、油菜病虫害防治、富硒油菜栽培技术问答等书籍,通过学习使自己具备了较深的专业理论功底和科技水平,并理论联系实际先后在省级农业刊物发表论文5篇。被评为农艺师。2021年被评为“常德市工匠”。

二、追梦不止,梅花香自苦寒来

心中有梦想,知识作支撑。沈昌健走上油菜科研之路,凭着他扎实的油菜专业知识功底和心中的梦想。那就是通过改良培育出产量高的杂交油菜新品种,解决乡亲们“吃油难”的问题。2007年3月,首届国际油菜大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沈昌健和父亲租用了一辆小货车,将自己培育的两株1.8米高、花冠两人合围才能抱住的巨型杂交油菜送往武汉。惊呆了在场的多位国际国内顶级油菜专家。沈昌健研究的16XM864油菜新品种品质好。2016年10月17日,被神舟十一号飞船送上太空,成为首个由农民育种飞天的油菜新品种。如今,沈昌健喜圆油菜科研梦想:“沈杂油1号”油菜新品种2020年6月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备案登记,获得“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这是我国首个由农民培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获得的证书。2022年1月,沈昌健培育的“沈选1号”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予的品种权决定通知书;油菜“贵野A不育系”有望位列世界著名的第五大油菜不育系;三用型白花1号、红花1号观赏型油菜新品种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昌健牌”富硒菜籽油,获全国“2013年富硒产品金奖”“富硒产品明星产品”。

三、履职尽责,敢为群众鼓与呼

沈昌健把所学习的法律知识和人大业务知识灵活运用到代表工作实践中。2021年春节刚过,沈昌健就为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做准备。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他提交了关于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助推农村脱贫攻坚的建议,引起了国务院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举措,促进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撰写的“关于加强基层科研经费投入的建议”,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门的积极采纳,并被评为优秀建议案。如何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如何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他带着问题搞调研。2022年初,他深入常德市石门县、桃源县等地调研,后于2022年3月5日下午,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汇报,提出了四点建议:“一要用产业化的模式组织农业生产,让农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二要用市场化的眼光培植农业产业,努力打破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三要用工业化的理念壮大农村经济,不断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四要用城市化的思维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进一步拓展农民的增收空间。”他的发言引起了胡春华副总理的高度重视。

四、为民解难,万家忧乐挂心头

2014年,广西柳州市柳南区法院因一民事案件涉及临澧县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查封了该公司当时已办好了土地征用手续、正准备动工的120多亩土地,给临澧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近10亿元的损失,全县反响十分强烈。几年时间里,临澧县委、县政府领导和企业法人为解封该土地,曾派人往返柳州30多次,花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未果。2018年,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会议期间审议“两院”工作报告时,他将调查的情况有理有据地向在场参加审议的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等领导进行了反映,引起了高度重视,不到一个月,问题依法得到解决。石门县满合理等农民工于2013年在宁乡碧桂园承建房屋,后因为工程款的糾纷一未能解决,近干农民工的血汗钱没有着落,满合理的房屋、车子全部被拍卖,经法院判决后,农民工工资还是无法兑现。2021年1月,满合理等农民工找到了沈昌健反映情况,请求沈昌健督促有关方面兑现农民工工资。沈昌健联系另外两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向最高人民法院反映情况,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协调下,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满合理等近千名农民工三千多万工资和工程款得到解决。临澧县四新岗镇白云村境内2公里通组公路,直接受益群众1万多人。2014年建成通车后至今,该公路毁损严重,广大群众强烈要求拓宽改造该公路。2021年10月,白云村村委会顺应群众意愿,启动该公路拓宽改造工程,计划由原来的3米宽水泥路面拓宽改造成5米宽水泥路面。经测算共需资金200多万元。白云村在完成该公路路面土建工程后,村级财力有限,导致该公路升级改造施工暂停,给沿线群众生产生活和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不便。为了解决此难题,沈昌健主动为村里分忧解难,勇敢站出来,通过自己借款、贷款180万元,主动承担白云村杨雨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全部资金并组织施工。2022年6月该公路拓宽改造顺利完成,全村群众对沈昌健大爱无疆的善举点赞不已。

沈昌健尽管自己家境并不富裕,但有着一颗乐施善举的爱心。从2021年开始,他每年都要拿出上千元的资金资助三名贫困学生。

沈昌健追寻油菜科研梦的先进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湖南日报》等全国各大媒体报道,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出了“讲好故事,事半功倍”的重要批示。随后,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原部长刘奇葆、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杜家豪、中共湖南省委原书记徐守盛、常德市委原书记王群等领导同志也先后作出学习宣传沈昌健同志的批示。沈昌健同志先后被评为《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新华社•感动2013年度》网络人物、常德市“十大新闻人物”、“湖南最梦想人物”等,2015年4月被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8年元月光荣当选全国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22年获评全国“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

一审:邓丽丽

二审:吕宪峰

三审:蒋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