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丰稳,男,1974年7月出生,长沙广播电视大学2019届农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现担任浏阳市丰庆农机专业合作社、浏阳市易氏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先后带领社员55名,发扬工匠精神,不断创新,成功解决了农村土地撂荒、机械化应用率不高等问题,获得了“第九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浏阳第一个种粮大户”等荣誉称号。
易丰稳深知农业生产“机器换人”的重要性,2013年,组织成立了浏阳市丰庆农机专业合作社,先后投资600余万元,通过科学种植、精耕培管,成了远近出名的种田能手。2015年12月,浏阳市启动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积极报名参加,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农民朋友,了解到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有关政策,学习了农业各方面的先进技术。2016年,合作社作为国家农技推广中心的水稻新品种试验基地,展示品种达220个,国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亲临现场作技术指导和品种介绍,取得了显著效果,并获得世界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国家、省、市农业部门的充分肯定。2017年,根据国家农业部通知要求,继续承办全国水稻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展示任务。在省农科院、省蔬菜研究所、长沙市农科所的技术指导下,共开展水稻新品种试种300亩550个,开展蔬菜品种示范种植100亩120个,全面实现水稻品种优质化、防病无害化、施肥配方化、稻米富硒化、栽培轻型化、全程机械化,为国家农业部品种审定和科研推广提供了水稻新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产性数据,以及水稻生长特性、结实情况、抗病害、抗倒伏等试验数据,获得世界联合国粮农组织、国家农业部、省市农业部门的一致好评。
易丰稳凭借着对农机事业的执着和粮食生产的满腔热情,坚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土地集中化经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己任,带领合作社成员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将合作社发展壮大,牢牢把握农业机械化领航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经营方略、服务宗旨和发展理念,全身心致力于开展“农机展翼”行动,努力拓展土地托管规模经营之翼和产业链条全程服务之翼,不断提升开源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档次和服务水平,从而打造形成了“一体两翼”、“合作共赢”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培育全县农业农村新模式、新动能做出了突出贡献。并把合作社建设成了以“一化三中心”(即规范化、培训推广中心、作业和服务中心、烘干加工中心)为内容的区域性农机化综合服务中心,成为了区域内农机作业服务的主力军,涵盖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作业和服务全过程。
经过多方学习交流,最终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凝聚农机设备,将闲散农户的农机入社,建成了综合楼1000㎡,育秧大棚2栋3000㎡,拥有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2条,引进大型多功能旋耕机、自动插秧机、高速乘座式水稻插秧机、植保机、大型收割机、粮食烘干机、小型拖拉机等50余台套,带领社员采用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种植,同时为周边农户提供代耕、代育、代管、代插、代收的机械化服务,每亩田每季稻包产420公斤以上,入社农户每亩田每季稻交400元服务费。对于农户来说,他们只需要看水、下肥,收割的时候来运谷子。每年为1000多户农户提供耕整、育秧、播种、机收、秸秆回收等一体化生产环节服务,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粮食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他不仅为合作社增效,也帮1000多农民增收,实现了农民和农机经营者“双羸”。
同时在合作社管理中,易丰稳严格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依法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农机作业服务规范,包括社员(代表)大会制度、理事会工作制度、监事会工作制度、议事规则制度等12项管理制度。对今后合作社的发展,易丰稳充满了理想和信心,不但要合作社做强做大,而且还要做精做细,不但要做好种植的一产,还要延伸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一审:邓丽丽
二审:吕宪峰
三审:蒋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