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优秀校友:邓日华--脱贫攻坚挑重担 乡村振兴敢作为
日期:2022-12-08  发布人:dzbadmin  浏览量:859

邓日华,女,1990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乡镇企业专科毕业,2021秋就读本科行政管理(村镇管理方向)专业。2017年5月至今,在浏阳市张坊镇富溪村任支村委,分管妇联、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工作,兼任浏阳富峰土地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负责村级茶叶产业。邓日华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思想品德高尚,曾参加湖南电大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竞赛活动、长沙农民大学生“双创节”活动、长沙市党员致富带头人培训、农民大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获得浏阳市农民大学生“我的创业故事”演讲比赛一等奖,长沙市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演讲比赛二等奖,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邓日华来自广西玉林,2014年,她怀揣着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憧憬,远嫁到省定贫困村浏阳市张坊镇富溪村,当时贫穷落后的富溪村一路上是山路崎岖、坑坑洼洼,辗转好几趟车还得步行十几里路才到老公家里。但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进富溪门,便是富溪人。从此她把根扎在了富溪村。2017年,她放弃了在市区职业前景还不错的汽车行业经理职位,通过换届选举成为村支委班子成员,负责精准扶贫,从此把一腔青春热血洒在脱贫攻坚一线主战场,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之余,她不忘给自己学习充电,报名长沙广播电视大学长沙分校浏阳教师进修学校农民大学生进修学习,由于班里的同学大部分都是来自基层村社区的村干部、后备干部、企业致富带头人等群体,学习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使他们对竞选学校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学生不想做学生干部,怕影响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而邓日华同学始终如一的在为同学们服务,被老师和同学们一致推荐为班长,她在搞好自己工作和学习的同时积极热情的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在老师与同学之间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热心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负责班级工作规划及活动的开展,她带领班委积极组织各项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一是组织全班同学到乡村振兴示范村张坊镇田溪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实地考察乡村旅游产业先进示范基地,让农民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培养农民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农民大学生全面成长。二是组织全班学习成绩最好的几位同学进行学习经验分享,将他们的经验和照片制成PPT,并与这几位同学一起现身说说村干部如何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中挤时间学习,给同学们积极的影响,大大带动了全班的学习积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给了邓日华很大的启示,她所在的村庄山林面积达四万多亩,可谓有的是绿水青山,但如何合理得把它变成金山银山?作为基层扶贫干部的她常常为此思考,富溪村由于交通条件落后、集体经济薄弱而被评为省定贫困村,村民主要依靠山林和传统耕种维持生活,大部分青年外出务工,虽然精准扶贫期间上级资金投入力度大,村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得到了完善,但村集体经济一直上不去。邓日华在农民大学生课程中学习到关于农业实用技术的课程后,深受启发并萌生了一个大胆想法:我们需要从帮扶一个个贫困家庭,辐射带动全村人民发展产业致富。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她在班子成员会上提议发展种植茶叶。驻村工作队、支村两委对她的提议也十分认可,并到了许多地方考察调研,提高产业发展可行性。万事开头难,发展茶叶的第一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就是流转土地,她毛遂自荐,勇挑重担,牵头实施土地流转工作,接下来无数个日日夜夜,她抛开了思想上的一切杂念,放下了家中的老小,利用全部休息时间,深入78户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以小组分姓氏多次组织召开讨论会议,逐渐化解了村民根深缔固的传统思想,大部分村民认可发展茶叶种植。打铁需趁热,她马上组织村民进行集中签约,但没想到的是,之前比较认可的村民,签约会上一个个犹豫、迟疑了,究其原因,原来是村民终究是对产业发展缺乏足够的信心打退堂鼓了。遇到困难就迎难而上!她重拾信心,总结经验,组织村民到外地观摩学习实施成功的茶叶企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可行的产业转型发展道路。通过不懈努力,依托企业、农民入股、土地分红等多种经营模式探讨,顺利在本村成功流转了500亩土地,用于发展茶叶种植示范基地。2021年,产出了首批茶叶,为了让这批茶叶走出大山,邓日华再次“试水”直播带货,通过网络推广村上的特色茶叶,为茶叶销售开辟了新模式。如今,茶叶产业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0万元与利润30万元,直接带动周边富余劳动力80人以上就近就业,发放工资30多万元,有效促进村级产业良性发展。

“知识是战胜贫穷的最好利器”。繁重的工作之余,她不忘给自己充电,努力学习长沙广播电视大学“农民大学生”本科班系列课程。在未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征程中,她希望用知识武装头脑,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助力乡村振兴,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一审:邓丽丽

二审:吕宪峰

三审:蒋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