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建筑工程识图、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工程测量、工程岩土等知识,具备解决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以及建筑施工合同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技术资料管理和成本控制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职业能力拓展课和实践教学环节。
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本专业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类课、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大学语文、实用英语、创业基础与创新实践、信息技术等、数学类课程。
2.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是培养本专业学生具有必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工程测量、建设法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 CAD、建筑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地基与基础、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等。
3.职业能力拓展课。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本专业开设艺术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等职业素质和建筑设备、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专业拓展能力课程。
4.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入学教育、毕业教育、专业综合实践类课程(建筑与结构施工图识图实训和施工技术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三、专业特色
1. 实践性强: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实习、实训、参与实际建筑项目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环境。
2.技术与创新并重:专业不仅教授传统的建筑工程知识,还关注新技术的应用,如建筑信息模型(BIM)、绿色建筑技术、智能建筑系统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3. 学科融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土木工程、材料科学、环境工程、经济管理等,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综合应用能力。
4.产教融合:专业与建筑行业的企业紧密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确保教育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
5.职业资格导向:专业教育往往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等,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6. 际视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国际交流项目、国际合作课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国际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标准。
7.可持续发展理念:专业教育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学生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社会责任,推动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的发展。
8.终身学习:鼓励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适应建筑行业的快速变化和技术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