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较为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基本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国际商贸和涉外服务业务等知识,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语言交际能力、翻译能力和行政事务处理等能力,具有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英语翻译、涉外文秘、涉外企业服务、外事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职业能力拓展课和实践教学 环节。
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本专业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心理健康、大学语文、创业基础与创新实践、信息技术等课程。
2.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是培养本专业学生具有必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包括综合英语、交际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视听说、翻译实践、文秘英语、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应用文写作、跨文化交际、职场形象与涉外礼仪、涉外企业服务实务等。
3.职业能力拓展课。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本专业开设艺术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等职业素质和英语朗读与演讲、商务英语函电专业拓展能力课程。
4.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入学教育、英语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毕业教育、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三、专业特色
1. 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应用英语专业应以培养应用型、开放式、创新性人才为目标。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坚持专业教育与就业市场相结合,培养学生具有扎实宽厚的语言基础知识、基本的翻译技巧、国际商贸和涉外服务业务等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和创新的能力。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前提,也是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基础。
2. 应用英语专业教师团队是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的团队应用英语专业教师团队是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的团队。这个团队为应用英语专业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 实践能力,让每个学生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培养。团队教师能力强,在近五年内指导学生参加省级技能竞赛获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4 项,获国家级三等奖 1 项。教师团队参加“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二等奖”2 次,主持省级课题 6 项,发表论文 10 多篇,出版专著 1 本。
3. 教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
在学生学习开始前,教师首先需要向同学发布探究性导学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观看微视频,阅读相关文本。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确立了学习目标。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们进行协作交流。为检查自主学习效果,可以完成在线检测试题,其优势是能够即时反馈正误,起到诊断与激励的功能。在此阶段,教师主要的职责是辅助学生学习,通过查阅学生学习信息调控学习进程。 在真实课堂中,教师针对课程内容组织的小组合作式教学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高效率地思考、发表见解,通过追问、补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维,并通过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活动进行及时指导与纠正。这一阶段的学习充分体现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在面对面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集中解决学习的重难点,这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也是群体协作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4. 职业面向英语翻译、涉外文秘、涉外企业服务、英语教育等工作应用英语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且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较为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商务知识、外贸知识等,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涉外交际能力等。职业面向:能够从事英语翻译、涉外文秘、涉外企业服务、外事服务等工作。这些学生能为湖南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实施湖南的“三高四新”战略提供人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