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能适应社会需要的,面向基层的,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政治理论、法律常识、行政管理等知识,具有沟通协调、行政事务处理、行政文书拟写、会议筹备与组织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行政事务管理、现代办公管理、会议管理、人力资源基础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职业能力拓展课和实践教学环节。
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本专业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类课、心理健康、大学语文、实用英语、创业基础与创新实践、信息技术等。
2.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是培养本专业学生具有必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包括管理学基础、行政管理实务、管理心理学、社会学概论、公共关系实务、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事务管理、个人与团队管理、社会调查方法与技巧、领导科学基础、应用文写作、社区治理实务等。
3.职业能力拓展课。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本专业开设艺术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等职业素质和公务员制度、行政案例分析等专业拓展能力课程。
4.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四个部分。
三、专业特色
1.契合社会需求,职业适应性强
行政管理专业涵盖了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同时注重实际操作和能力培养,能够培养出具备综合性知识和专业能力的专门人才。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等领域的公共事务管理、政策分析、组织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就业面非常广。
2. 以能力为导向,课程体系合理
从近几年的调查情况看,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主要有:一是要具备从事行政管理专业的扎实理论基础并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二是要对行政管理专业相关事务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和胜任;三是要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我们从行政管理人才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在认真分析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社会适应性要求的基础上,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入手来分类设置课程,开设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在基础类课程上设置强调“宽”,在核心类课程设置上体现“精”,在选修类课程设置上突出“专”(详见本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3.加大实践教学,注重实践能力
行政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围绕本专业应用型职业人培养目标,我们除了在课程设置方面考虑岗位的社会适应性外,还特别注重专业实践教学。为此,在实践教学方面,除了加强实践教学学时,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实践环节的控制和考核,我们还充分利用了行业的力量,利用各教学点所在的社区、居委会、相关企业等作为我们的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开展实践教学。并聘请实践基地有经验的专家或基层干部为学生授课或讲座。
4.师资队伍优良,教师实力雄厚
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是有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完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一是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拟五年内再引进 1-2 名高学历或高职称的行政管理或公共管理专业专职教师;二是每年利用假期或脱产输送 1-2 名青年教师到政府部门挂职锻炼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形成;三是优化兼职教师团队,利用普通高校的师资力量或是邀请政府官员、事业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授课或讲座。

版权所有:湖南开放大学成人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