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照教育部思政司、省教育厅《关于举办全国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示范班的通知》的相关要求,我校学生工作处组织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等32人报名参加了教育部3月下旬面向全国高校辅导员开展的网络示范培训班。
我校参训老师运用手机、电脑端等多媒体参与网络培训,经过近40天紧张的线上学习和线下研讨,32人一次性结业,全部取得结业证书。参训老师学习热情高涨,互动交流活跃,大家表示此次学习受益匪浅,很受鼓舞,并踊跃分享学习收获与感受。
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彭玉京认为,教育部组织这次“云课堂”培训班,十分及时,十分精准,十分必要。相对于以往的线下学习,这次培训在时间和内容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性,确实是一种创新、高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参加学习,我在梳理工作脉络、系统学习理论、掌握工作方法等方面,启发很深,收获很大,受益匪浅。
人文学院辅导员谭琰说,通过本次学习培训,我深刻认识到疫情防控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掌握了在思想引导、情感疏导、学习辅导、行为教导、就业指导等方面开展工作的技巧与方法,增强了新形势下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更好地担负面向青年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制度自信教育、责任和使命教育,更有信心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
“感谢学校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疫情期间以往与学生面对面为主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自身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信息学院辅导员文静表示,这次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专家们的精彩讲座解答了我们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工作中的困惑,为我们在疫情期间以及疫情后学生返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网络技术学院黎佳感慨,疫情当前,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作为辅导员,我们要让学生更加清晰的感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时刻响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此次高校辅导员网络示范班的学习内容丰富,及时有效,为做细做实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政治指引与业务指导。
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周伊萌在培训后谈到与学生有效沟通的重要意义。她认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应该是双向的过程,而不是传统模式中的老师说学生听,学生应在沟通过程中有更多表达的机会,通过自我表达来梳理和缓解情绪,使双方都有思考的空间,并从中得到滋养,有效沟通需要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信任关系,既依赖于此前已经培养起来的师生情谊,同时,在沟通过程中辅导员的诚恳态度以及乐于倾听共情的行为也有助于信赖感的培养,疫情发生后,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在用沟通给学生进行情绪疏导时,辅导员应学会悦纳自己给学生传递安全感和正能量,使学生认识到特殊情况下情绪发生的正常化,与学生共同探讨情绪产生的原因和接下来需要努力的方向和具体步骤。(学生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