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菜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校要闻
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我校党委书记陈建民采访文章
日期:2016-06-07 00:00:00  来源:[db:出处]  浏览量:1384


   

2016526日上午,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陈建民做客湖南教育政务网在线访谈,就“办好开放大学,服务全民终身教育”主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创办于1979年,迄今为止已经有了30多年历史,一共为湖南培养本、专科生80多万人,为湖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贡献。

互联网与教育融合催化“开放大学”

陈建民介绍,当今的高等教育已经发生了几个明显的变化。学校这种封闭式教育已经延伸到社区、社会各个角落,人们对受教育的要求已经不满足于一个文凭,也不满足于只在传统的学校受教育,而是要求终身有受教育的机会。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人们受教育、学习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希望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到自己想学的教育。而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就为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可能性。湖南开放大学是顺应我们国家教育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广大受教育者的需求而提出来的一个发展的新目标。

“开放大学”区别于广播电视大学

陈建民说,开放大学和广播电视大学是一脉相承的。广播电视大学打破了时间的限制、空间的限制,从一开始就是走的教学资源开放的路线。向广大学生开放,这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大学的形式。但同时,广播电视大学和今天的开放大学在办学任务、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学习载体上都有所不同。

第一,它的办学任务不同。国家赋予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任务,就是学习补偿教育和学习继续教育,是搞学历教育的。而开放大学要实行的是教育的终身化。

第二、它的服务对象不同。过去广播电视大学主要接受学历教育,现在的服务对象要涵盖全社会所有有要求、有能力学习的人的需求。

第三、服务方式发生了变化。过去搞学历教育可以自己制定教学计划、自己来编写教材、自己来组织教学、自己来组织考核。但是开放大学打破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思维模式,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来办教育,通过众筹的方式将优质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从而满足所有人的学习要求。

第四,学习载体发生了变化。过去是以广播电视作为载体,所以叫广播电视大学。而开放大学不再依赖于某一两样通讯工具来实现,而是可以通过开放的新媒体来进行传播。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公共平台

省委省政府早在2010年就出台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意见》(湘发〔20109)等相关文件,文件中明确要依托开放大学的建设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一个公共平台。陈建民表示,现在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已经经由省政府审议通过报到教育部,只等教育部审核、通过、验收、批准,就可以正式“开门”。同时,陈建民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在筹建开放大学时做出的一系列行动。

一是坚持三个面向。建立平民化的开放大学,面向农村,开展农民大学生培养;坚持面向企业,为企业一线产业职工,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职工提供教育培训;面向社区,为社区民众提供学历和和非学历教育服务。

二是构建共享平台,办全民共享的开放平台。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主动和数个政府工作部门对接合作,如与省委组织部合作,打造全省干部的在线学习培训;与教育厅合作,打造了一个中小学师资在职培训;跟公安厅工作,主要培训农村禁毒宣传员。通过这些教育平台的培训,现在总人数已经达到50多万人。

三是引进、吸纳、集聚优质的教育资源,打造高水平的大学。

同时按照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要求,“建一行”、“两库”、“一平台”。“一行”就是打造学分银行,对每个人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两库”一个是学习资源库或者说叫数字化学习资源库,一个是学习者学习信息档案库,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一平台”就是公共学习平台。

最后,在回答网友提问环节,陈建民介绍了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在精准培养方面做出的努力与积极探索。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基础。以服务全民终身教育和我省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己任的湖南开放大学,任重而道远。(文/汤佳  /王辉)

原文链接 http://bgs.gov.hnedu.cn/show/299,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