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利用“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学习平台, 实施好农民大学生空间教学模式, 省校“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办公室组织教学、管理、技术方面的老师,在黎定军副校长、缪富民校长助理的带领下,于4——5月先后到益阳、岳阳、湘潭三所试点分校及其试点教学点开展“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空间教学培训。培训主要采取集中辅导、实践操作、分组讨论三种方式,对试点教学点的相关老师和新生进行“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学习平台使用、空间教学组织与实施、试点专业规则解读三大方面的培训。
首轮培训在安化县教育局举行。益阳电大系统5位教师与安化县教学点130多名农民大学生参加了培训。省校彭瑛、何英桥、曹守富与益阳分校的陈萍老师分别就“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空间教学模式、试点专业规则、学习平台使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等内容进行了培训,并对农民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本次培训效果进行了调查。繆富民校长助理与学员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
在岳阳湘阴县开展了“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教学实施工作培训,岳阳分校相关处室负责人及其县级电大校长、分管副校长和部分教学与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会上,省校副校长黎定军教授强调,省校对“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这个项目十分重视与关注,希望岳阳电大系统发扬艰苦奋斗、不等不靠的工作精神,先试先行,努力做到“三个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该计划的顺利实施。校长助理缪富民教授就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民大学生培养工作发表了意见。他指出,“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是一项“良心工程”,是党委政府赋予电大的神圣使命和任务,各分校必须高度重视、端正态度,不断深化教学内涵,加强资源建设的“粘度”,让学员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彭瑛教授就省校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五个一”进行了解读,即成立了一个部门--“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办公室;搭建了一个平台--“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学习平台;提出了一种模式--“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制定了一套规则--“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规则及课程教学实施规则;尝试着一项改革--“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课程考试改革。何英桥副教授对“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管理类专业的改革思路及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了说明,各县级电大(教学点)负责人就主题报告内容和相关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湘潭分校的培训于5月9日在湘潭电大五楼计算机房举行,“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相关管理人员、各专业管理教师、2015春级各试点专业新生、县市区教学点负责人共计9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省校彭瑛教授重点介绍了电大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深刻意义和一系列新举措,鼓励学员珍惜机会,以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投身学习,成就梦想,回报社会。宁可老师介绍了“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学习平台的操作方法,并指导学员以自己的学号和密码登录“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学习平台进行体验式学习。丰云副教授则详细解读了“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规则和课程考核方式。
通过本轮培训,“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试点分校和试点教学点的学员以及教学管理人员初步学会了“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学习平台的操作流程,体验了一种基于网络空间进行教学、管理、服务的模式,领略了“互联网+”的新思维,颠覆了传统的教与学模式,这将对湖南“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实施以及新型农民大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办公室 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