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农民工教育就业服务专题”输出地试点成果分享与经验交流会议在我校召开。该专题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千年发展目标基金在中国项目”之一,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承担,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作为试点指导单位具体承办本次会议。联合国教科文北京办事处教育处主任毕斯塔先生,联合国教科文北京办事处项目官员、专题协调员何培女士,专题组长、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谢国东,专题副组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少刚,湖南省职成协会会长杨国旗,湖南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张大伟、副处长周芳友,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杜纯梓,来自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和试点指导单位以及输出地试点单位的代表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
杜校长在会上代表学校致辞。他指出,中国每年有1.5亿农民从农村到城市就业,成为当今社会最大的流动群体和就业群体,他们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但是,由于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青年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往往不高,大多数人没有一技之长,在当今社会上是弱势群体。因此,关注青年农民工的教育就业,给他们以良好的社会服务,保护他们的权益,是国家与社会要完成的一个重要课题。开展本专题研究与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善流动人口和农村地区年轻人获得职业培训的机会,防止其过早进入劳动力大军,增加自我创业机会。目前,专题研究已产生了《以教育提高潜在青年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生活技能———关于政策和课程的建议书》、《青年外出务工人员城市生活技能培训包》、《输入地试点社区中心为农民工服务现状调研报告》和《社区服务中心标准操作工作手册》等多项成果。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参加了这一重大课题,相信通过输出地试点成果分享与经验交流,对帮助青年农民工更好地获得素质教育、技能培训、社会服务和权益维护,以实现消除贫困、提高生活质量,让农民工更加自尊地在城市工作和生活,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会上,谢国东副会长对专题启动以来近三年的研究与试点工作作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毕斯塔和何培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专题进展与完成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专题成果的产出是对国内农民工教育培训质疑的很好回应,专题成果“以教育提高潜在青年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生活技能——关于政策和课程的建议书”将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中国政府提交的建议,并期待在终身学习的广阔背景下,与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以及试点指导单位、试点单位开拓更多的合作项目。
来自湖南省教育厅职成处、河南省教育厅职成处、河北省教育厅职成处等输出地试点指导单位,以及河北沧县职教中心、湖南郴州市第一职教中心、湖南岳阳县职教中心、河南新县职业高中等试点单位的代表,就专题实施的经验与总结、收获与体会、反思与建议进行了热烈的成果分享与经验交流。(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