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电大于2006年春季率先在沅江招收“一村一大”学员66名,当时因政策不力,重视不够,06春~08春出现低谷,08秋益阳市委组织部、教育局、财政局三家联合出台《关于实施“一村一大”的通知》,使得这一项目开始步入快车道,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至今已累计招收“一村一大”学生1515人,遍布全市七个区(县市)。同时,益阳电大推出五大举措,促进“一村一大”项目的发展,凝聚了系统,盘活了系统,开创了从市电大到各区(县市)教学点,上下同心,凝心聚力,共创服务“三农”的“一村一大”品牌的可喜局面。
举措一、成立系统建设办,将“一村一大”工作与系统建设并行运作。学校专门配备3名干将专门从事这一工作。力量雄厚,精力集中,任务单一,目标明确。
举措二、统筹规划,分工合作。
在“一村一大”教学管理上,益阳电大实行“五统一”的管理办法,即对开设的“一村一大”所有专业统一管理,统一制定专业教学执行计划,统一制作总课表,统一聘请老师,由市电大统管七个区县的教学工作,保障了上下步调一致和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学校在实施“五统一”管理的基础上,还进行了适当的管理分工,明确各区县教学点重点抓教学组织和学生工作,及时总结和交流经验,扩大项目宣传,争取地方政策支持等。
举措三、勤学善思,推陈出新。
益阳电大坚持走出去学,于09年上半年组织“一村一大”教师及教学管理工作者前往娄底电大取经,效仿他们的做法并推陈出新,例如出版的“一村一大”工作简报和专刊,形式和内容更精、更实。坚持向身边的典型学,近期益阳电大与赫山区教学点共同组织“一村一大”学生向身边的典型学习,参观了08年秋“一村一大”学员胡应平的创业基地——沧水铺包装袋工业区,学习他的创业和管理经验。坚持请行家,讲专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一村一大”教学,学校通过聘请当地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和理论水平的行家当主讲,开展鲜活的专题讲座,取得不俗的效果。
举措四、紧联省校,三级互动。
益阳电大组织多名教师加入省校“一村一大”教师QQ群,随时掌握省校“一村一大”工作动态及相关文件、会议精神,与省校保持紧密联系;深刻领悟省校下发的文件精神,并及时传达执行。积极组织师生参加省校的网上教学教研活动及各类竞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益阳电大的专兼职教师都能利用“一村一大”网站上的信息和资源进行“教与学”。这次教学检查,我们在听赫山区“一村一大”课程辅导教师的讲课时,惊喜地发现,这位老师将省校“一村一大”网站上的课程教学资源利用得恰到好处,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学生的学习也就广泛而深入。
举措五、拓展学生工作,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益阳电大采用成立班委会、举办学习论坛、召开班级工作会、举行卡拉OK比赛、参观优秀学员创业基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来丰富农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开放大学学习氛围,打造校园文化。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电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农村学员感受了电大的正规教育,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一村一大”学生工作和招生、教学工作,树立了电大在社会中的良好办学形象。
五大举措使益阳电大的“一村一大”工作扎实有效,亮点频现,也为其他试点分校提供了丰富经验。(彭 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