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下午,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汇报会在我校远教大楼二会议室举行。大会由校长杜纯梓主持,在家的校领导曹利君、周德义、周宇、刘建军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杜校长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热烈欢迎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检查组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他指出我校一直把教学工作放在中心位置,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在实践教学中,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更加清晰,教学行为更加主动,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教学检查组组长、中央电大副校长孙绿怡介绍了本次教学检查的目的和任务,指出检查的内容:一是教学管理和组织落实情况;二是教学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情况;三是考试管理;四是网上教学检查意见的落实。她指出检查将采取听取情况汇报、查阅资料、听课、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
周德义副校长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检查组汇报我校总结性评估以来开放教育教学工作情况:一是这次教学检查自检工作的组织实施;二是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成效;三是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全文附后)
会后,检查组的专家对直属分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宣传部)
开放教育教学检查汇报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 周德义
2008年6月22日
尊敬的孙校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下午好!
今天,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检查组来我校检查指导,这对我们全面总结回顾开放教育总结性评估以来的教学工作,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检讨存在的问题,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开放教育教学长效机制,确保教学质量,打造开放教育特色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汇报我校总结性评估以来开放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我的汇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这次教学检查自检工作的组织实施,二是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成效,三是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教学检查自检工作的组织实施
我校目前开设有开放教育本、专科专业59个(其中本科16个,专科32个,一村一大11个),在籍学生70223人(其中本科23263人,专科35158人,课程开放5415人,一村一大6387人),这些专业和学生分布在19所分校、119个教学点。对这次教学检查,我校非常重视。接到中央电大《关于开展2008年开放教育教学检查工作的通知》后,学校迅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制订了《关于加强教学基础工作迎接中央电大教学检查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与任务,要求各处室各分校对照中央电大的文件精神认真进行自查,找准问题,采取措施,全面促进教学工作。为深入了解各分校的教学情况,5月23日至5月26日,由6名校领导带队,同时从分校抽调6名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与省校职能部门的同志一起组成6个检查组,对15所分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实地检查。检查采取听汇报、看材料、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听课、查看教学平台运行情况等方式进行。共召开座谈会13场,发放学生问卷调查表589份,听课29节。检查结束后,学校党委、行政于6月4日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检查组的情况汇报,认真分析全省教学工作的现状,反思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措施。会后,向各分校下发了检查情况通报。6月11日—13日,学校又对校内4个学院和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2个职能部门进行了检查。检查的重点是网上教学资源的配置、更新与使用情况,网上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教师培训及教学支持服务的情况。通过自查,我们进一步摸清了情况,找准了问题,明确了方向,同时以查促改、以查促进,对学校工作促进比较大。我们认为,中央电大的教学检查部署及时,检查内容具体,针对性强,对于整个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总结性评估结束以后,我校按照中央电大提出的“扩大开放、保证质量、强化特色、打造品牌”的发展思路,坚持突出开放教育的主体地位、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实践中央电大学导结合教学模式和系统运作管理模式及具有我省电大特色的“123”教学模式和“三化”管理模式,努力建设教学工作长效机制,促进内涵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学团队作用
一是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凡中央电大组织的师资培训,我校均积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学会、协会举办的培训,也视情况派员参加。2007年,我校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达121人次。同时,根据教学需要,我校还认真组织全省电大分校教师进行培训或教学专题研讨。今年5-6月份,先后举行了文法教育类专业教学工作研讨暨师资培训会、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研讨会、英语课程与考试改革研讨会、理工农医类专业教学工作研讨会。这些研讨和培训,对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共同问题,提高全省电大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是支持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学校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同时鼓励并要求教师获得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现有258名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的23人,具有副高职称的7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64人。有34人在职攻读硕士,11人在职攻读博士。有2名教师被评为湖南省高校教学名师。
三是整合系统师资力量。我校成立了相关分校教师参加的14个中心教研室,经常组织本系统同专业的责任教师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各中心教研室都建立了教师QQ群,通过QQ群发布教学信息,开展教学交流。通过这些措施,拉近了省校与分校教师的距离,凝聚了系统的教学力量。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南省重点建设专业教学团队。
(二)强化常规教学和常规管理,建立教学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教学规章。总结性评估以前,我校建有较齐备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评估结束以后,为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适应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对原有制度进行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了76个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涵盖教学设计与资源建设管理、教学点管理、招生与学籍管理、教师与教学服务管理、学生学习过程管理、课程考核管理、教学督查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体系较完整、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制度和规范体系,使我省电大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较好地保障了开放教育工作的稳定有序进行。二是加强计划管理。我校把加强教学工作计划管理作为强化教学管理、建立教学常规的切入点。每年都精心制定年度教学工作计划,提出全年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重点、目标及其保障措施。每学期开学初召开全省电大教学工作会议,由学校领导和各学院分管教学的负责人对全省电大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统一安排和布置。各教学部门依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实施性教学文件,对各专业和课程教学作出具体安排。学校定期进行工作检查,做到了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督查,事后有总结,使各项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并得以落实。同时,我校坚持执行教学点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报告及审批制度,由分校组织所属教学点对一学期所开课程的各教学环节作出具体安排,并提交省校审查。省校审查后逐一给出反馈意见。审核后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是省校对教学点进行教学检查的重要依据。三是强化督导检查。我校设有督导室,专门负责对全省电大系统和校属各教学部门的教学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教学、教务、技术等部门则按照各自的职能职责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质量检查与监控。实行了网络运行周报制、网上教学月报制、课程学习期报制、教学实施年报制和巡教巡学巡考于一体的“三巡”制。长沙、湘潭、娄底等分校也建立了督导机构。直属分校、自治州、郴州等分校则建立了分校平台网上教学监控系统,对学生利用分校平台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监控。目前,我校正组织力量开发基于分校平台的统一的网上学习监督服务系统,以更好地掌握学生在两级平台学习的情况。
(三)活跃虚拟课堂,提高网上教学实效
一是优化教学资源。总结性评估以后,我校在原有资源建设“八到位”(课程说明、教师介绍、教学大纲、实施方案、教学辅导、参考资料、作业练习、期末复习到位)的基础上,以提升资源质量为重点,加大了建设力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资源体系。其主要做法是:1、及时下载中央电大网上教学资源。2、积极参与中央电大统设课程资源建设。我校有5名教师分别承担了视觉设计基础、数控机床电气控制、英语阅读Ⅱ等5门统设课程的资源建设或主讲任务。其中理工学院副院长舒大松担任的数控机床电气控制课程,已完成文字教材、教学大纲、一体化设计方案、试题库编写,录制录像课6讲、IP课件3讲,并对各省级电大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进行了培训。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欧阳文萍担任了《探究式教学在综合英语1中的应用》午间直播课堂主讲,该IP课件已挂在中央电大课程资源栏目,作为全国电大共享资源,供学生学习使用,受到广泛好评。3、自建文本资源和非统设课程视频资源。建有65门课程问题库,更新文本资源10028篇。建有英语阅读Ⅱ、数控机床电器控制、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室内设计、大学英语B网考辅导5门课程视频教学资源,计36课时。实训中心主任蒋慧平主持的JAWA语言与WWW技术被评为中央电大2008年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外国语学院院长王振芳组织开发的大学英语B网考辅导网络课程,对帮助学生参加全国高等教育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提升整体英语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我校自2006年3月参加全国网络教育大学英语统考,历次考试成绩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整合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共链接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及其他高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1698门、教学资源网站63个。此外,还积极倡导和参与中南九省市电大资源建设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引进228门课程资源,计2070课时。为兄弟省市电大提供110门课程资源,计1626课时。二是精心组织交互教学。我校制定了《网上交互教学规范》,明确了交互教学的内容、形式、要求及质量评价标准,开发了专业论坛平台,积极组织实时与非实时交互教学。教务处、督导室、技术中心则对交互教学情况进行跟踪检查,逐月公布检查情况。总结性评估以来,课程讨论区学生发帖16687个,教师回帖15126个,回帖率90.65%。累计开展BBS讨论996场,参加学生39810人次,发帖152240个。三是开展特色教育活动。为提升开放教育学员的能力素质,我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网上教学竞赛。财经专业组织了以“细节决定成败”、“会计信息失真根源在于制度”、“企业发展应走多元化道路”为辩题的辩论赛,法学专业组织了法学案例分析辩论赛,英语专业组织了英语写作竞赛、英语名篇背诵比赛、迎奥运英语演讲比赛。这些活动,都深受学员的欢迎。
(四)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与创业能力
一是大力探索随岗实践。根据开放教育以在职成人继续教育为主,学生大都具备初步实践能力的特点,我校积极推行随岗实践。下发了在开放教育学员中开展随岗实践的通知,明确了随岗实践的对象、内容要求、组织指导及成绩评定的具体办法,并在长沙、岳阳、自治州、湘潭、常德和直属分校进行了试点。试点选取46名从事会计工作的学生,由省校教师担任理论指导教师,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实践指导教师,结合每个学生的工作实际确定选题。由于切合实际,学生普遍认为这种形式的实践收获较大。直属分校按照省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工商管理和法学专业416名学生试行“双导师”(理论导师、实践指导教师)指导下的随岗实践。目前已收到学生随岗实践报告293篇,学生普遍反映效果良好,取得初步成果。二是积极组织网上答辩。为解决开放教育学员分散、师生分离,毕业论文指导、答辩困难的问题,我校于2006年下学期组织开发了网上远程毕业论文指导管理系统和网上远程答辩系统,并进行试运行。2007年又开发了毕业论文管理平台,并运用科健系统和E话通进行毕业答辩,实现了全省学员毕业论文网上指导、审查、评阅、答辩和成绩管理一体化服务。从试运行至今,有11475名本科学生以远程方式接受论文指导并完成论文撰写,8632人通过论文复审,取得答辩资格。目前已组织远程答辩298场,参加答辩学生3360人。2007年全国电大教学工作会议推介了我校远程答辩的经验。
(五)推进考风建设和考试改革,确保考试的信度与效度
一是把好“三关”严肃考风考纪。首先是把好组考关。每次期未考试前都召开全省考试工作双向视频会议,学习中央电大考试文件,强化各考点负责人和考务人员规范组考、严肃考纪的意识。其次是把好巡考关。我校一直坚持实行巡考巡教巡学于一体的“三巡”制度,通过抓源头、促过程来加强考风考纪建设。再次是把好阅卷关。每次考试后都抽调全系统的骨干教师参与阅卷并一起做好试卷分析。对违规考点和违纪学生作出严肃处理。2007年两次期末考试共查出3所分校5个考点265份雷同答卷,对这些雷同答卷我们均作零分处理,并对这5个考点进行了通报批评。二是积极参与课程考核改革试点。为稳妥推进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改革,我校2次召开全省电大考核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每次考试均制订有详细的考试方案,选派人员巡考蹲考,认真做好考试服务与指导工作,试点课程责任教师则按要求对形成性考核情况及时进行检查。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试点,共组织考核6次,涉及16所分校,考核课程47科次,参考学生6350人。形成性考核平均及格率83%,综合性考核平均及格率82%,考核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
(六)加强教学站点建设,提高整体办学水平
一是严格教学点设置审批。我校历来注重教学点的设置与建设,严格按试点要求和教学点设置标准审批教学点,坚持不重复设点,每个县只设置一个教学点,做到布局合理。同时,严格执行审批标准和审批程序,保证设置的教学点达到中央电大所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2007年下学期,我校对分校申报的4个新增教学点,按照中央电大文件要求经过严格审核后,只向中央电大申报了1个教学点,获得中央电大批准。目前,我省电大设立的119个教学点,其师资队伍、技术队伍、管理队伍、教学设施等均与所开专业、招生规模基本相适应,符合办学条件要求。二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我校争取以省教育厅名义召开了县级电大工作站建设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电大教育机构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县级电大教育机构建设的标准、要求。许多分校也争取到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县级电大的政策支持。由于政府的支持,我省县级电大得到了较好的巩固和发展。全省88个县建有77个县级电大教育机构。三是开展示范性县级电大工作站评选。学校开展了县级工作站情况专题调研,出台了示范性县级电大机构建设标准,下发了评比通知,目前已有10所市州分校的20个工作站提交了申报报告。下半年我们将组织专人对申报示范性县级电大机构的单位进行评估。今年拟评选表彰8—10个示范性县级电大教育机构。对被评选为示范性县级电大教育机构的单位,将配合中央电大基层电大成长激励计划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对其负责人予以表彰奖励。
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虽然我校对开放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较总结性评估前有较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今年初中央电大网上教学检查反馈意见中指出的问题与不足更给我们以警醒。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资源建设的质量和网上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2.形成性考核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制定了形成性考核实施办法,但在管理上仍存在漏洞,考核的操作性不够强,有的教学点计分随意性较大。3.课程实践教学存在差距。一些分校仍有重集中实践、轻课程实践的倾向。有的分校不能完全按教学计划开展课程实践教学,有的虽然开展了课程实践教学,但缺乏严格的考核与质量评价。4.分校工作发展不平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分校担心抓严了影响生源,导致教学环节落实不够。有的分校因为学生的分散性和工学矛盾,而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课时安排偏少,学生到课率偏低,上网学习时量不足,难以有效保证教学质量。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深感忧虑和不安。将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整改:
1.正确处理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关系,确保开放教育主体地位。建立健全适应两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使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从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经费安排等方面相对独立。
2、进一步建立完善开放教育教学良性运行机制。实施名师名教名资源战略,选择部分适应性强、适用面广的专业主干课程、通识课程和专题进行公开招标,遴选名师精讲导学。强化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特别是课程实践教学、形成性考核的监控与考核。
3.进一步加强系统建设,加大对分校和县级工作站的支持、指导、管理力度,开展示范性分校、示范性县级电大教育机构评选,通过典型带动,促进整个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的汇报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