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菜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校要闻
湖南日报、红网报道我校“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情况
日期:2008-06-03 00:00:00  来源:[db:出处]  浏览量:223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招生已过万
2010年全省所有村班子成员中都要有大专生
  

  本报6月1日讯(记者 张茧)我省自2004年秋季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来,已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方式,累计招生10187人,毕业2519人,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5月30日,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召开视频工作会议,进一步总结部署这项工作,力争2010年全省所有村级领导班子成员中都要有大专生。并逐步达到45岁以下的村干部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2004年,教育部在全国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方式,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培养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其生源来自农村,学习不离开农村,毕业后服务于农村。我省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份之一,由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具体组织实施,目前已在全省各市州分校设立31个县级教学点。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招生对象为高中(含职高、中专)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农村青年,鼓励复员退伍军人、农业科技示范户、村干部,以及乡镇企业或龙头企业带头人、科技致富能手参加学习。实行自愿报名,村委会推荐,免试入学,每学年学费不高于2900元。目前已开设了农业技术、农林管理、林业技术、畜牧兽医等4大科类11个专业,采用电视教学、网络教学、集中面授、个别辅导、学习小组等方式进行。学生就地上学,实行学分制,修满规定学分,符合毕业要求者,可获得国家承认的专科学历毕业证书。毕业后优先推荐担任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干部,使他们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摘自《湖南日报》)

湖南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2519名学生毕业

  红网长沙5月30日讯(记者 刘怡斌)今天上午,湖南电大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视频会议在长沙召开。会议透露,到今年春季,湖南电大2004、2005年招收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519名学生均已完成学业,顺利毕业。 他们回到乡镇施展才华,在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已成为乡镇的管理干部,有的已成为技术骨干,有的已成为科技致富带头人。
  国家教育部于2004年4月决定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委托广播电视大学实施。湖南首批试点单位是望城、炎陵、湘乡。2004年8月份首次招生,开设农村行政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及畜牧兽医3个专业,望城和炎陵两县共招生160名。之后继续试点招生,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到13所分校31个教学站点,其中9个分校本部直属教学点,22个县电大教学点。
  截至2008年春季止,湖南累计招生10187人,已毕业学生2519人。总体规模居全国35所试点省级电大的第三位。开设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11个,即农林管理类专业3个(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农业技术类专业2个(种子生产与经营、设施农业技术),林业技术类专业3个(园艺技术、林业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类专业2个(畜牧、畜牧兽医、特种动物养殖)。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目的,就是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系统,集成农业高校和相关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及实用技术课件,通过采用广播、电视、卫星、互联网等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利用全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站(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站(点),将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到县和中心乡镇的学习点,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希望各市、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电大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指导与管理。“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键在会上指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国家教育部决定启动并委托广播电视大学实施的一项乡村人才培养工程,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大举措之一。各市、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帮助电大解决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推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顺利实施。
  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以及全省各市州、县市区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摘自《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