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5日召开的全省电大2008年春季招生工作座谈会上,省电大校长杜纯梓对怀化电大的招生工作经验介绍给予高度评价,当即在该校上交的开放教育生源情况调查报告上批示:这是一份很有说服力、很有价值的调查报告,可供省校及各分校参考。从怀化电大的调查情况来看,电大开放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能不能发展起来,发展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的指导思想和学校办学定位是否明确,人的主观能动因素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是否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开拓精神。希望各分校借鉴怀化电大的做法,以科学、深入的调研结论为依据,认真思考和拟订办学、招生的战略与策略。
为方便全省电大教职工特别是招生部门工作人员阅读,省校宣传部特将这份调查报告转载如下:
怀化市开放教育生源情况调查报告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可以预见,随着十七大精神的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将进一步深入人心,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也将为更多求学者所接受,开放教育在电大的主导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然而,开放教育发展到今天,仍有不少人对开放教育的发展前景表示怀疑,“生源萎缩论”仍然在许多电大人中流行。生源是开放教育的生命线,招生是电大开放教育生存与发展的逻辑起点。为客观地了解和掌握开放教育的生源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我们在怀化市组织了这次生源情况调查。尽管我们的调查是局部的,我们的分析也可能是片面的,但我们相信,我们的工作,能够为广大电大人了解开放教育生源状况和正确认识开放教育的发展前景,提供一些实证性材料。
一、 调查方法与实施情况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一是了解怀化市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生源总数及其变化趋势;二是各种教育形式的求学者,特别是开放教育的求学者在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三是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求学者总数与人口总量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调查的内容设定为调查时间段内成人高等教育、高等学历教育、党校学历教育、网络教育和开放教育等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报名人数。调查的时间限定在2005年至2007年三年。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是整个怀化市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报名人数;第二层次抽取若干县市区为调查对象。第二层次调查样本的抽取,先是将怀化市的13个县市区分成两组,一组是调查时间段内有招生教学站点的县市区,一组是调查时间段内的三年或者最近两年没有招生教学站点的县市区。前一组包括沅陵县、辰溪县、新晃县、芷江县、洪江市、洪江区、靖州县、通道县以及属于怀化分校招生区域的鹤城区和中方县;后一组包括溆浦县、麻阳县、会同县。然后考虑各县市区的地理位置、人口总数、经济发展等因素上的代表性,在前一组抽取了沅陵、辰溪和通道三个县,在后一组抽取溆浦、会同两个县作为调查样本。
本次调查自2008年3月20日开始,至2008年4月25日完成。调查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由调查组成员直接到调查市、县的教育局和党校收集数据,然后由课题主持人进行比对、核实、汇总和整理。考虑到调查的可行性,对所调查的五种教育形式的人数均以报名人数为准,不考虑缺考或流失情况,也不考虑少数求学者交叉报名的情况。因高等自学考试每年有两次报名与考试,为避免重复统计,统计时一律只计上半年的报名人数。所抽查五个县开放教育人数包括该县教学点的人数和该县人员在怀化电大就读开放教育的人数,其中后者是由怀化电大招生办根据学生报名的信息资料进行甄别和统计。经调查核实,2005至2007年间在怀化市招生的网络教育有奥鹏、中南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的校外学习中心,本次调查对这些学习中心的招生情况都进行了调查。调查过程中得到所在县市教育局、党校以及怀化市教育局、怀化市委党校的大力支持,其中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学习中心的招生人数,是请怀化市教育局相关部门向学习中心查询而取得的。本次调查基本涵盖了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外延,数据真实、可靠。
因本次调查时间较短,且仅抽取部分县市区进行调查,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有:其一,无法对交叉报名、缺考、未录取、流失等情况进行甄别、核实,统计的只是报名人数,与实际的在读学生人数有所出入;其二,没能获取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在被调查县市招生的资料,如这两个学习中心在抽查的县市招有学生,则该县市网络教育的人数就有出入。对于这些问题与不足,我们只能留待今后的调查中予以解决。
二、 调查结果
经过调查组的收集、整理和统计,本次对于怀化市及其所属沅陵、辰溪、溆浦、会同、通道五县2005年至2007年期间的非普通高等教育生源情况数据统计如下表1。调查结果表明:
1、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生源总量很大,且总体上并没有呈现下降趋势。2005年至2007年,怀化市总体生源分别为13548;13638 ;13686,总体走向稳中有升。抽查的5个县,呈持续下滑的有沅陵和溆浦两个县,三年的生源总数,沅陵分别为753、641、633;溆浦为1077、856、763。但这两个县生源总数下滑的速度明显放慢,如沅陵县2006年比2005年少112人,2007年比2006年仅少8人;叙浦县2006年比2005年少321人,2007年比2006年仅少93人。生源总数呈现起伏波动态势的有辰溪和会同两个县,三年的生源总数,辰溪分别为714、865、612;会同分别为1025、452、621。通道县的生源总数则是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三年分别为464、588、592。2、开放教育在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中所占比重并不大。2005至2007年怀化市开放教育在非普通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0.2%;13.2%;14.7%。沅陵和辰溪是我市开放教育发展最好的两个县。其中沅陵县有两个开放教育教学点,开放教育在该县非普通高等教育中所占份额,三年分别为23.4%;38.2%;39.9%。辰溪县委党校办电大20多年,历年的开放教育招生都是走在我市前列,其所占份额分别为31.1%;27.3%;26.5%。其他三个县开放教育所占比例均为超过20%。尤其是溆浦县,总人口接近90万,由于2005年以后该县的教学点均未开办开放教育,开放教育所占比例都低于5%。
3、非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人口数呈正相关关系,但并非成正比例关系。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人口总数多的县,其非普通高等教育的总数也较多,但二者之间并没有成正比例关系。例如叙浦县的总人口差不多是通道县的4倍,但两县非普通高等教育人数差距最大的2005年是1077比464;而2007年两县之间为763比592。
4、非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但二者之间并不必然成正相关关系。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除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外,还受制于人们的消费观念、教育观念和办学主体的宣传、引导等等因素。在我们调查的五个
表1: 怀化市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生源统计表
调查对象
人口与经济发展
生源类型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备注
怀化市
04-06 年末在册人口(下同): 495.3 万
498.4 万
500.0 万
成人高等教育
6146
6141
7024
高等自学考试
5680
4304
3144
党校学历教育
280
1143
1080
网络教育
60
218
397
开放教育
1382
1832
2041
含村大生
合计
13548
13638
13686
每万人中生源数量
27.35
27.36
27.37
开放教育所占比例
10.2%
13.4%
14.9%
沅陵县
64.5
65.0
65.4
国家级贫困县
成人高等教育
346
265
207
高等自学考试
230
131
94
党校学历教育
0
0
87
网络教育
0
0
5
开放教育
177
245
240
含村大生
合计
753
641
633
每万人中生源数量
11.67
9.86
9.67
开放教育所占比例
23.4%
38.2%
37.9%
辰溪县
51.6
52.0
52.4
省级贫困县
成人高等教育
358
201
230
高等自学考试
313
330
112
党校学历教育
40
92
103
网络教育
3
6
5
开放教育
222
236
162
合计
714
865
612
每万人中生源数量
13.83
16.63
11.67
开放教育所占比例
31.1%
27.3%
26.5%
溆浦县
85.6
86.3
87.0
成人高等教育
477
327
471
高等自学考试
528
388
235
党校学历教育
38
90
47
网络教育
0
9
8
开放教育
34
42
32
合计
1077
856
763
每万人中生源数量
12.58
9.91
8.77
开放教育所占比例
3.2%
4.9%
4.2%
会同县
34.6
34.8
35.0
成人高等教育
508
264
245
高等自学考试
458
136
232
党校学历教育
21
15
65
网络教育
0
2
7
开放教育
38
35
72
含村大生
合计
1025
452
621
每万人中生源数量
29.62
13.00
17.74
开放教育所占比例
3.7%
7.7%
11.6%
通道县
22.1
22.3
22.4
国家级贫困县
成人高等教育
161
190
189
高等自学考试
213
273
152
党校学历教育
14
83
120
网络教育
0
5
72
开放教育
76
37
59
含村大生
合计
464
588
592
每万人中生源数量
21.00
26.36
26.43
开放教育所占比例
16.4%
6.3%
10.0%
县中,通道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国家级贫困县,其经济发展水平和老百姓的总体收入水平在五个县中无疑是最低的,但其每一万人口中参加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人数却是五个县中最多的;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溆浦,其每一万人口中参加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人数 在五个县中却最少,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基本结论
1、从总体而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普及,教育消费会逐步增加,生源总量也会在波动中逐渐增长。但对于某一种办学形式或生源类型而言,在一定时期会出现相对甚至于绝对萎缩,如高等自学考试的生源下降趋势明显。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怀化市非普通高等教育生源总量呈缓慢上升趋势,抽查的五个县的生源总量也没有普遍性的持续下滑,相反,在2007年生源总量明显出现反弹和回升的势头。所以,“生源萎缩论”缺乏事实依据。
2、某一地区的生源总量(或称之为生源市场)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受到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总量、教育消费观念和办学主体的办学水平、宣传引导力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育发展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但二者并不必然是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落后并不意味着教育发展必然落后。对于办学主体而言,人口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客观的,在特定时间内是恒定的。但教育消费是可以引导的,办学水平和招生宣传力度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而提高的。因此,正视衡量,把握变量,扩大份额,是后发展地区开放教育招生工作应有的态度。
3、当前的生源市场竞争性的卖方市场,求学者拥有选择教育主体和教育形式的主动权。生源竞争是现阶段开放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主旋律。开放教育的竞争优势在于招生对象的开放性、办学主体的系统性和办学过程的规范性。我们认为,做好开放教育这篇文章的关键是:更新办学理念;降低管理成本;发挥系统优势;优化支持服务;加强宣传引导。
4、县市级电大教学站点是电大金字塔型办学系统的塔基,也是开放教育发展中最具有生命力的增长点,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开放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县一级,每一万人中的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求学者的比例都较低,开放教育在我市县市级教育市场中所占份额也不高,县级教学站点的开放教育还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因此,关注县级电大教学站点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是各层次上级电大的必修课。
5、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就读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人数庞大,开放教育课程开放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创新合作机制,扩大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合作,是开放教育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又一重要增长点。
6、2008年以后,随着党校学历教育的退出,生源市场面临着一次重新洗牌,哪种教育形式率先接纳党校学历教育,将赢得扩大生源的先机。开放教育与县级党校的合作是发展县级教学点的新机遇。
怀化广播电视大学生源调查课题组